第681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州员工向苏州同事讲起徐州那广袤的平原、豪爽的民风,以及令人热血沸腾的武术传统;苏州员工则给徐州同事描绘着苏州的小桥流水、精致的园林,还有充满韵味的评弹艺术。
  王建业看着大家聊得越来越融洽,心中十分欣慰:“这样才好嘛,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是为了把饭店经营好。
  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团队。”
  在交流结束后,王建业紧接着宣布了一套新的服务规范。
  “首先呢,我们要把徐州员工热情服务的优点保留下来。”
  王建业认真地说道,“顾客一进门,要用百分百的热情去迎接,主动问好,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然后他又补充道:“不过呢,我们也要融入苏州本地注重礼仪的元素。
  说话要轻声温和,动作要优雅大方,注重每一个细节,要从细微之处展现出咱们的专业和用心。”
  为了鼓励员工更好地执行,王建业还设立了团队合作奖励机制:“从现在起,咱们要更注重团队协作。
  如果哪个团队在服务顾客过程中,既保持热情又注重礼仪,还能让顾客满意度达到最佳,月底我们会颁发团队奖励基金!”员工们听了,纷纷鼓起掌来,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小张大声说道:“老板,您放心,我们一定努力,争取把两种风格融合得最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员工们都积极地按照新的服务规范进行调整。
  小张每次上菜前都会提醒自己动作轻一点,说话温和一点;小李也开始学习徐州员工那份热情主动,遇到事情不再那么羞涩胆小。
  不过,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一天,一位外地游客来到饭店。
  小张连忙迎上去,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热情地说:“欢迎您光临啊!”他尽量控制住自己的音量,但还是稍微大了些。
  游客微微愣了一下,小李赶紧跟上,用温婉的语气说道:“您好,请问几位用餐呀?我们这边有各种特色菜品哦。”
  这一刚一柔的搭配,让游客很快放松下来,笑着表示对他们的热情很满意。
  又有一次,在餐厅的一个角落里,一位苏州顾客提出想要多一些餐巾纸。
  徐州员工小赵听到后,没有像以往那样大声回应,而是快步走到顾客面前,微笑着轻声说道:“您稍等一下哈,我马上给您拿过来。”
  当他迅速拿来餐巾纸递给顾客时,顾客满意地笑了笑,还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员工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无踪,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饭店里呈现出一幅和谐、高效的工作画面。
  徐州员工和苏州员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工作之余,他们会一起品茶聊天,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工作时,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有一个周末,饭店迎来了一批外地旅游团,用餐人数比平时多了好几倍。
  一开始,员工们有些紧张,担心接待不过来。
  小张大声喊道:“大伙别怕,咱们一起加油!按照新学的方式来,肯定没问题!”苏州员工们也纷纷点头。
  在这场忙碌的服务过程中,徐州员工发挥着他们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快速地上菜、收拾桌子;苏州员工则凭借他们细腻的心思和温柔的服务,安抚着顾客的情绪,耐心解答顾客的问题。
  一位旅游团的游客感慨地说:“这家饭店的服务真贴心,员工们配合得好默契,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最终,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利接待了这批客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