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笔和刀(2 / 4)
那魏忠贤本人都已经在朱常洛登基之前便逐出了宫外,不知流落到哪里、是生是死了。
但朱常洛让杨涟去做的第一件事,对杨涟来说却无形中更滋养了他忠义的一面。
民生之苦,莫过于天灾人祸之时。杨涟虽然没有在地方任官过,可是从各种史料和民间札记里却见过更多天灾之时的人祸,而且往往都是十分极端的案例。
那段时间的工作,对杨涟、黄尊素等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刺激。查阅到的资料里,都太黑暗了。
这一回朝廷要推行新钱法,旧钱法之弊,杨涟这些常在京里又能够站在小民角度去想的人又岂会不知?
谁料就被地方上借着大明正有两大征,搞出这人为祸事来,甚至于都胆敢刺储了。
“宰执,下官有个法子!”
“哦?”
叶向高并不太在意地敷衍了一句,他对杨涟所能想出的法子并不报期待——是个好秘书,却不像懂得变通的,颇为执拗古板。
“下官以为,各地办案,要多搜捡那些奸官劣绅之诗文、书信!”
叶向高疑惑地看向他。
“下官以为,朝廷正该不遮不掩!不说贤德,良善总是先贤教诲最易做到的吧?看看这些奸官劣绅平日如何夸夸其谈,再观其行,传告乡里,这便是公道自在人心!朝廷这样做,也是一正官风士风。害群畜类,也好教而诛之!”
“文孺是说……”叶向高默默地思考起来,随后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你可知若真要大肆这么去做,天下百姓会怎么想?”
“自然是民心尽附,四海称颂!”
叶向高知道他可能低估了“害群畜类”的数量规模。
不过对叶向高而言,他琢磨了一会就知道关键在哪里。
这种做法不是不行,是要把握好度。
他看了看杨涟之后笑了起来:“文孺将来却适宜做一件事。既然情势如此,我却可奏请陛下提前筹备了。”
杨涟愣了一下:“何事?”
“笔杆子之事。”叶向高心情好了不少,“宣教公义,砭斥败类。你可知通政学苑为何改名同政学院?”
“……不是与诸省府州同政学校一体,取上下同心之意?”
叶向高只是莫名笑了笑,却不再多话:“我先小憩片刻吧。”
皇帝有心筹建那同党,上下同心,谈何容易?
正如进贤院之中礼部改了礼法部一样,上限是先贤所盼大德之礼,下限是律法之戒;将来这同党之内,一样要下有党纪之戒,上有大同志愿之倡。
陛下所言:此志当一直宣诸四海,那便如同千百年来士子都要口称道德一样,自有声名束缚;而党内自当另设一司,彰扬典范,贬损败类。
杨涟恐怕不适合到地方为官,却适合来做这件事,就图他这一腔纯质忠义。
说白了,要做的便是给人身前身后名,又让人身败名裂的一件事。
所以杨涟这个法子可以用,只是把握好度,只拿那些实在卑劣的人来开刀。
老夫是在茅厕里出生的,可老夫一生所为,有你们这些人臭?
叶向高终究是不忿那骂名的。 ↑返回顶部↑
但朱常洛让杨涟去做的第一件事,对杨涟来说却无形中更滋养了他忠义的一面。
民生之苦,莫过于天灾人祸之时。杨涟虽然没有在地方任官过,可是从各种史料和民间札记里却见过更多天灾之时的人祸,而且往往都是十分极端的案例。
那段时间的工作,对杨涟、黄尊素等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刺激。查阅到的资料里,都太黑暗了。
这一回朝廷要推行新钱法,旧钱法之弊,杨涟这些常在京里又能够站在小民角度去想的人又岂会不知?
谁料就被地方上借着大明正有两大征,搞出这人为祸事来,甚至于都胆敢刺储了。
“宰执,下官有个法子!”
“哦?”
叶向高并不太在意地敷衍了一句,他对杨涟所能想出的法子并不报期待——是个好秘书,却不像懂得变通的,颇为执拗古板。
“下官以为,各地办案,要多搜捡那些奸官劣绅之诗文、书信!”
叶向高疑惑地看向他。
“下官以为,朝廷正该不遮不掩!不说贤德,良善总是先贤教诲最易做到的吧?看看这些奸官劣绅平日如何夸夸其谈,再观其行,传告乡里,这便是公道自在人心!朝廷这样做,也是一正官风士风。害群畜类,也好教而诛之!”
“文孺是说……”叶向高默默地思考起来,随后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你可知若真要大肆这么去做,天下百姓会怎么想?”
“自然是民心尽附,四海称颂!”
叶向高知道他可能低估了“害群畜类”的数量规模。
不过对叶向高而言,他琢磨了一会就知道关键在哪里。
这种做法不是不行,是要把握好度。
他看了看杨涟之后笑了起来:“文孺将来却适宜做一件事。既然情势如此,我却可奏请陛下提前筹备了。”
杨涟愣了一下:“何事?”
“笔杆子之事。”叶向高心情好了不少,“宣教公义,砭斥败类。你可知通政学苑为何改名同政学院?”
“……不是与诸省府州同政学校一体,取上下同心之意?”
叶向高只是莫名笑了笑,却不再多话:“我先小憩片刻吧。”
皇帝有心筹建那同党,上下同心,谈何容易?
正如进贤院之中礼部改了礼法部一样,上限是先贤所盼大德之礼,下限是律法之戒;将来这同党之内,一样要下有党纪之戒,上有大同志愿之倡。
陛下所言:此志当一直宣诸四海,那便如同千百年来士子都要口称道德一样,自有声名束缚;而党内自当另设一司,彰扬典范,贬损败类。
杨涟恐怕不适合到地方为官,却适合来做这件事,就图他这一腔纯质忠义。
说白了,要做的便是给人身前身后名,又让人身败名裂的一件事。
所以杨涟这个法子可以用,只是把握好度,只拿那些实在卑劣的人来开刀。
老夫是在茅厕里出生的,可老夫一生所为,有你们这些人臭?
叶向高终究是不忿那骂名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