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第128章 准备(3 / 4)
“要不然昔日的王凤会放任自己的手下败将积蓄力量吗?”
徐旻的意思非常果决,那就是立刻进京,而且动静要大!
徐忠徐元调了军队,自己也要准备一下,小心驶得万年船,可别阴沟里翻船,让王根就这么把局势盘活了。
现在王家基本上距离衰落不远了,除非徐氏高层齐齐暴毙,要不然完全无法阻止愈演愈烈的夺权行动。
丁家已经被扶持了起来,丁昭仪之兄,现在是前将军,还授了大司马,对长安兵权虎视眈眈,就是苦于没有理由插手,大将军可还是王根呢。
虽然说这种可能性不大吧,王根连一个丁家都不敢放心清算,更何况是直接掌握三州之地的徐家呢!
大家都不是傻子,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赌进去,自己的长子肯定是留在大本营等候,一旦有失就可以立刻举兵勤王,这个理由非常合适,到时候再假冒一份圣旨,一点问题没有。
只要占据大义勤王就能成功,除非儒学院或者法学院其中之一出来站台,否则离众叛亲离也不远了。
刘氏的地位还是很高的,目前无人可以撼动,二百年的积累,哪里是说消失就消失。
“这次我去除了看完伯父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帮助徐华我这位兄长,帮他坐稳家主之位。”
徐旻同样有着和徐华一样的顾虑,大家都姓徐,家主这个位置的诱惑力真的太可怕了,甚至足以让兄弟反目!
当年徐南出走后,长时间以来两徐都是政敌,康帝有意让双方互相制衡。
强大到某种地步以后,能打败你的就只有你自己了,徐家分裂也是武帝支持的手笔,要不然也不可能帮着升官了。
皇帝都是天生的政治生物,无论是多忠诚于自己的人都喜欢搞制衡,刘邦是这样,刘恒是这样,刘启是这样,刘彻更是这样。
当今的陛下刘欣不这么做,无法是因为不能,他连权力都不能完全掌握,何谈制衡呢。
先自己有了皇帝之实,其他的才切合现实。
“帮大伯父站台?父亲是绝对叔父不会服吗,就像是徐晔徐南两位先祖一样反目成仇,导致家族分裂。”
徐述也是第一时间明白了,徐忠有足够的能力自立!
首先他是车骑将军、荆州牧,手握一地军政大权,同时庶长子徐元也是与许忠亲近的,凉州也唾手可得,扬州牧朱春更不用说,标准的徐忠派。
唯一能完完全全只服从于徐华自己的也只要并州牧董崇了,他是徐华一手提拔起来的。
除此以外,支持他的还有幽州牧徐旻!
“什么事情不可能,当年也没人想到宣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是丢掉拐杖,徐忠一直担任河南徐家的二号人物,难免不会滋生出野心。”
“原本是和我们没关系的,可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能再内讧了,我们老祖宗那时候是徐家的确鼎盛时期,徐恭老祖宗这位“圣师”还活着,皇帝无比宠信。”
“所以分裂了反而还是好事,可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了,我们无法经历又一次内讧。”
徐旻还是害怕的,谁能真心服气呢,大家都是天之骄子,你是丞相,我还是车骑将军兼州牧呢,手中的力量不比你差多少。
所以徐旻需要表示清河徐氏的态度!那就是支持徐华,不做忘恩负义那种事。
徐华之前担任过太仆和大司农,对冀州这边颇有照顾,如果没有他通绿灯,给予税收上的方便,恐怕清河的发展不会有那么顺利。
清河的人口能有四十万户,人数超百万单单靠自己可做不到,粮食再多,朝廷大规模征一次也没了。
为了弥补国库亏空,各地税率是不一样的,富裕的地方收的多,贫瘠的地方收的少。
也苦了普通穷苦百姓,一个郡一个县富裕那也是当地豪强富,关普通百姓什么事。 ↑返回顶部↑
徐旻的意思非常果决,那就是立刻进京,而且动静要大!
徐忠徐元调了军队,自己也要准备一下,小心驶得万年船,可别阴沟里翻船,让王根就这么把局势盘活了。
现在王家基本上距离衰落不远了,除非徐氏高层齐齐暴毙,要不然完全无法阻止愈演愈烈的夺权行动。
丁家已经被扶持了起来,丁昭仪之兄,现在是前将军,还授了大司马,对长安兵权虎视眈眈,就是苦于没有理由插手,大将军可还是王根呢。
虽然说这种可能性不大吧,王根连一个丁家都不敢放心清算,更何况是直接掌握三州之地的徐家呢!
大家都不是傻子,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赌进去,自己的长子肯定是留在大本营等候,一旦有失就可以立刻举兵勤王,这个理由非常合适,到时候再假冒一份圣旨,一点问题没有。
只要占据大义勤王就能成功,除非儒学院或者法学院其中之一出来站台,否则离众叛亲离也不远了。
刘氏的地位还是很高的,目前无人可以撼动,二百年的积累,哪里是说消失就消失。
“这次我去除了看完伯父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帮助徐华我这位兄长,帮他坐稳家主之位。”
徐旻同样有着和徐华一样的顾虑,大家都姓徐,家主这个位置的诱惑力真的太可怕了,甚至足以让兄弟反目!
当年徐南出走后,长时间以来两徐都是政敌,康帝有意让双方互相制衡。
强大到某种地步以后,能打败你的就只有你自己了,徐家分裂也是武帝支持的手笔,要不然也不可能帮着升官了。
皇帝都是天生的政治生物,无论是多忠诚于自己的人都喜欢搞制衡,刘邦是这样,刘恒是这样,刘启是这样,刘彻更是这样。
当今的陛下刘欣不这么做,无法是因为不能,他连权力都不能完全掌握,何谈制衡呢。
先自己有了皇帝之实,其他的才切合现实。
“帮大伯父站台?父亲是绝对叔父不会服吗,就像是徐晔徐南两位先祖一样反目成仇,导致家族分裂。”
徐述也是第一时间明白了,徐忠有足够的能力自立!
首先他是车骑将军、荆州牧,手握一地军政大权,同时庶长子徐元也是与许忠亲近的,凉州也唾手可得,扬州牧朱春更不用说,标准的徐忠派。
唯一能完完全全只服从于徐华自己的也只要并州牧董崇了,他是徐华一手提拔起来的。
除此以外,支持他的还有幽州牧徐旻!
“什么事情不可能,当年也没人想到宣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是丢掉拐杖,徐忠一直担任河南徐家的二号人物,难免不会滋生出野心。”
“原本是和我们没关系的,可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能再内讧了,我们老祖宗那时候是徐家的确鼎盛时期,徐恭老祖宗这位“圣师”还活着,皇帝无比宠信。”
“所以分裂了反而还是好事,可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了,我们无法经历又一次内讧。”
徐旻还是害怕的,谁能真心服气呢,大家都是天之骄子,你是丞相,我还是车骑将军兼州牧呢,手中的力量不比你差多少。
所以徐旻需要表示清河徐氏的态度!那就是支持徐华,不做忘恩负义那种事。
徐华之前担任过太仆和大司农,对冀州这边颇有照顾,如果没有他通绿灯,给予税收上的方便,恐怕清河的发展不会有那么顺利。
清河的人口能有四十万户,人数超百万单单靠自己可做不到,粮食再多,朝廷大规模征一次也没了。
为了弥补国库亏空,各地税率是不一样的,富裕的地方收的多,贫瘠的地方收的少。
也苦了普通穷苦百姓,一个郡一个县富裕那也是当地豪强富,关普通百姓什么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