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6章 主动退出的王家(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36章 主动退出的王家
  “唉…这也没有办法,家主我虽然不能接受一个欺世盗名之辈窃居高位,但也理解什么叫顾全大局,有时候原则和现实就是不能兼得的。”
  徐真叹息一声,他其实还是不能接受这种事情,但却又不得不忍受,这对他来说其实挺难的。
  一直以来,徐真都是以公正廉洁著称,甚至都有点廉洁过头了,要不然也不可能从九卿之首的太常之位上跌出去。
  刘欣的用意其实是想用此人来监察百官,毕竟如此公正对于皇帝这个裁判来说还是有好处。
  太中大夫一直是重要职位,通常都是由皇帝的亲信担任,之前徐华就做过一段时间,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声望,为日后晋位九卿做了准备。
  此后,长安迎来了一场腥风血雨,自从王根病死后,大量王家党羽纷纷跳反,因为在他们看来,新晋的大司马王莽根本无法带领众人稳住既得利益。
  所以还不如赶紧投诚呢,就算把之前吃的都吐出来,也比丢掉命来的强。
  保住命比什么都好。
  而王莽对于这种情况也比较佛系,并没有急着反抗,相反,对于那些跳反的党羽甚至比较宽容,没人知道他在打什么算盘。
  刘欣的男宠,卫将军董贤也成功加封大司马,权倾朝野,之前借助淳于长行贿一事,逼死了前将军王立。
  没错,淳于长回到封地后并不甘心就这么退出朝堂,他与之前素来不对付的王立摒弃前嫌,将多年来搜刮的财货全部交了出去,希望这位老对手能劝说皇帝将自己给赦免。
  现在王家节节败退,也刚好需要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得到家主王莽首肯后。
  王立将所有的财物照单全收,按照约定上奏折乞求陛下能赦免淳于长。
  如今皇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王凤时期,哪里需要这么麻烦,就连厉帝刘骜需要退让!
  但随着刘欣一系列的政治操作下,朝中再度形成了均衡,王家做不到一家独大,甚至连最核心的禁军兵权都不能百分之百抓在手里了。
  刘欣对王家也没有给面子,即使他比较喜欢淳于长,严厉斥责了为其求情的王立。
  更是痛骂他为当代“吕产”,企图结党营私。
  随即,命令太中大夫徐真彻查,王立受贿也事也很快浮出水面。
  皇帝震怒,下令将王令押入大牢,五马分尸。这位横跨两朝老臣,昔日鼎鼎有名都五侯就此落寞。
  不得不说,挺唏嘘的,他经过过兄长王凤的巅峰时期,何等的嚣张跋扈,无人敢惹,大肆扩充势力,大肆敛财,有兄长庇护,谁敢找他麻烦?
  可现在却因为贪财落得个如此下场,或者说刘欣早就动了杀心,受贿只不过是一个理由罢了。
  不受贿照样能找出其他的来。
  之前王立公开阻止董贤就已经有了取死之道,徐真调查的时候,这位新晋的卫将军也没少提供帮助,搜捕财物就是他派人负责的。
  朝中的势力大致分成了四个派系,除了老牌的徐家王家外,还有以骠骑将军丁明为首的新外戚势力,以及董贤为首的近臣势力。
  其中,丁明董贤两人都是隐隐依附于徐家,共同对抗王家的。
  已经马上就能取得胜利了,连王立都被逼死,其他人就更不用说。
  可离奇的是,当事人王莽却并没有什么反应,依旧专心钻研太学里的事务,勤政节俭,处理政务的效率相当之快。
  成功得到了竞争太学令失败的李年昭的青睐,被内定为了下一任儒家首席博士!
  可以说,一切都在按照王莽计划行事,只等身体不好的刘欣驾崩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