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6章 主动退出的王家(3 / 4)
当然,这也是他要的效果,随着时间推移,纵观古今,刘欣无论对外戚功侯还是宦官都没那么信任了,认为这些人也是多少有概率乱国的,之前秦朝的赵高不也是大奸臣吗?这样就不不行!大汉早就经受不起折腾了。
必须赶紧集权!精挑细选后,刘欣发现男宠好像还不错,所以就打算先试试,反正也不亏什么。
最终效果其实算不错,没有董贤的帮助,皇帝也不可能那么简单的就收拾掉王立这个前将军。
王立可一直都有晋位大司马的野心,之所以和淳于长不对付也是因为这个,所以想尽量将影响降到最低就肯定不能亲自出手了。
要懂得假手于人!
王逢有些困惑,绝对自己这个侄子肯定是在强装镇定,毕竟才刚刚上位就搞的一团糟,心中必然慌乱。
为了维持家主威严,不能够自己先慌。
“好了巨君,这都火烧眉毛了,先赶紧拿个主意吧!别等到后面局面彻底无可挽回。”
“叔父小侄说了,尽在掌握,我想要的从来不是在这个时候击败势头正旺的徐华丁明,太不明智了,兵法上说要避其锋芒,等待时机,我认为相当有道理。”
王逢听不懂了:“巨君你这是什么意思?政治可不是过家家,而是你死我活都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必须争分夺秒,一旦错过时机,一切可就全完了。”
“你应该早就过了喜欢幻想的年纪了吧。”
他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之前王莽可从来没这样过,政治手法相当高明老练,喜好以德服人,树敌很少,所以才得到了支持。
可现在的样子完全够不上以往的形象。
而且这小子在太学那边明明做的很好的,充分利用了王立的死亡,得到了李年昭为首的大儒们认可,开始承认王家做出了改变。
现在已经是内定继承人了,这份能力难道还对付不了区区一个靠着长相和卑躬屈膝上位的男宠吗?
至于利用王立身死这件事王逢表示理解,人都已经死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再发挥点余热呢。
“非也,非也,我们王家情况不同了,之前为什么是你死我活呢?因为污点太多,掌权方式太过血腥,所以才必须赢!”
“现在不同,小侄自从当上大司马后有过什么过错吗?但凡做事,哪次不是兢兢业业,即无过失,陛下如何能轻易杀了我们呢?”
“何况,李师叔那边也不是吃素的,您现在应该明白小侄“不务正业”的用意了吧。”
王莽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看起来有恃无恐,一点不慌。
“这…可是也有风险吧,你几位伯父叔父努力了几十年的结果,不能说丢就丢吧。”王逢虽然认为有道理,但还是舍不得的。
这么多年谋划,不能就这么草率就放弃吧。
“您又错了,不是放弃,在您看来我王家能爬到如今的位置靠的是什么?”
王莽自问自答道:“谋划努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一点我们王家乃是外戚!有姑母撑腰,那就永远不会真正被打败。”
“只要姑母活着一天,那些人无论是长安的徐华还是南阳的徐忠就都要顾虑几分。”
“再加上李师叔的压力,我们主动退出,陛下就不会怎么样,毕竟已经几乎没了威胁。”
“何况陛下的身体您也知道,说一句掉脑袋的话,陛下没几年可活了,皇帝驾崩到时能掌握玉玺都人是谁呢?不言而喻了。”
“姑母到时能用的,也只要自己的家族了。”
王莽对王逢是视如心腹的,所以对自己的谋划规划没有多少避讳,除了一些敏感的东西外几乎全盘托出。
王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主义者,只做了对家族有益处的事情。 ↑返回顶部↑
必须赶紧集权!精挑细选后,刘欣发现男宠好像还不错,所以就打算先试试,反正也不亏什么。
最终效果其实算不错,没有董贤的帮助,皇帝也不可能那么简单的就收拾掉王立这个前将军。
王立可一直都有晋位大司马的野心,之所以和淳于长不对付也是因为这个,所以想尽量将影响降到最低就肯定不能亲自出手了。
要懂得假手于人!
王逢有些困惑,绝对自己这个侄子肯定是在强装镇定,毕竟才刚刚上位就搞的一团糟,心中必然慌乱。
为了维持家主威严,不能够自己先慌。
“好了巨君,这都火烧眉毛了,先赶紧拿个主意吧!别等到后面局面彻底无可挽回。”
“叔父小侄说了,尽在掌握,我想要的从来不是在这个时候击败势头正旺的徐华丁明,太不明智了,兵法上说要避其锋芒,等待时机,我认为相当有道理。”
王逢听不懂了:“巨君你这是什么意思?政治可不是过家家,而是你死我活都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必须争分夺秒,一旦错过时机,一切可就全完了。”
“你应该早就过了喜欢幻想的年纪了吧。”
他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之前王莽可从来没这样过,政治手法相当高明老练,喜好以德服人,树敌很少,所以才得到了支持。
可现在的样子完全够不上以往的形象。
而且这小子在太学那边明明做的很好的,充分利用了王立的死亡,得到了李年昭为首的大儒们认可,开始承认王家做出了改变。
现在已经是内定继承人了,这份能力难道还对付不了区区一个靠着长相和卑躬屈膝上位的男宠吗?
至于利用王立身死这件事王逢表示理解,人都已经死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再发挥点余热呢。
“非也,非也,我们王家情况不同了,之前为什么是你死我活呢?因为污点太多,掌权方式太过血腥,所以才必须赢!”
“现在不同,小侄自从当上大司马后有过什么过错吗?但凡做事,哪次不是兢兢业业,即无过失,陛下如何能轻易杀了我们呢?”
“何况,李师叔那边也不是吃素的,您现在应该明白小侄“不务正业”的用意了吧。”
王莽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看起来有恃无恐,一点不慌。
“这…可是也有风险吧,你几位伯父叔父努力了几十年的结果,不能说丢就丢吧。”王逢虽然认为有道理,但还是舍不得的。
这么多年谋划,不能就这么草率就放弃吧。
“您又错了,不是放弃,在您看来我王家能爬到如今的位置靠的是什么?”
王莽自问自答道:“谋划努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一点我们王家乃是外戚!有姑母撑腰,那就永远不会真正被打败。”
“只要姑母活着一天,那些人无论是长安的徐华还是南阳的徐忠就都要顾虑几分。”
“再加上李师叔的压力,我们主动退出,陛下就不会怎么样,毕竟已经几乎没了威胁。”
“何况陛下的身体您也知道,说一句掉脑袋的话,陛下没几年可活了,皇帝驾崩到时能掌握玉玺都人是谁呢?不言而喻了。”
“姑母到时能用的,也只要自己的家族了。”
王莽对王逢是视如心腹的,所以对自己的谋划规划没有多少避讳,除了一些敏感的东西外几乎全盘托出。
王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主义者,只做了对家族有益处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