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贾充(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白:贾充后来又升任廷尉,他擅长法律,有平反冤狱之称。
  曹魏景元元年(公元260年)五月,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权,亲率宫中宿卫与僮隶,前往相府讨伐司马昭,贾充率领部众在相府南阙迎战。
  曹髦持剑冲杀在前,贾充的部下心存畏惧,不敢迎战。
  这时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该当如何,贾充毫不迟疑地回答表示,大将军豢养着你们,为的正是今天,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成济于是领命,手持长矛向前,杀死了魏帝曹髦。
  尚书陈泰知道后跑到现场,与太傅司马孚枕着曹髦的尸体号哭尽哀。
  司马昭见此情景便问陈泰,天下人接下来会如何看待自己。
  陈泰称只有斩杀贾充,才能向天下人谢罪,而司马昭没有问罪于贾充,只是把成济当成了替罪羊,将其夷灭三族。
  同年六月,魏元帝曹奂即位,贾充升任散骑常侍,晋爵安阳乡侯,增加封邑一千二百户。
  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正月,镇西将军钟会在成都密谋反叛,司马昭命贾充统率关中、陇右的军队,假节,镇守汉中以讨伐钟会。
  贾充还没有到任,钟会就死于乱兵。当时正值朝廷事务繁杂,贾充多有参与机密事务策划,与裴秀、王沈、羊祜、荀勖等人一起成为司马昭的心腹。
  同年三月,司马昭晋公爵为王,建立晋国,命贾充修订法律,授予他金章,赐他府邸,晋爵临沂侯,成为西晋开国元勋。
  贾充深受司马昭的恩宠与特殊礼遇,就连俸禄和赏赐也比群臣丰厚。
  晋王司马昭一度想要让司马师的后嗣继承基业,传位给齐王司马攸。
  贾充在司马昭面前盛赞司马炎宽大仁厚,说他身为长子,很有君王的德行,司马昭于是立司马炎为世子。
  次年八月,司马昭病逝,司马炎继位为晋王;司马炎对贾充很感激,擢升他为晋国卫将军、仪同三司,兼任给事中,又改封临颖侯。
  十二月,司马炎以晋代魏,接受魏元帝曹奂禅让为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贾充领衔修撰晋律的颁布,史称《泰始律》;
  贾充成为西晋建国元勋,先后擢升为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晋爵为鲁郡公,母亲柳氏也因为贾充被封为鲁国太夫人。
  贾充又兼任侍中,尚书令,主持朝政。他主政期间,发展农业,节省开支,精简机构,裁减官吏,又举荐人才,因此士人多依附于他。
  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王恂曾经诋毁贾充,贾充并不怀恨,反而推举王恂。
  有人暗中联合其他权贵重臣排挤贾充,贾充也毫不在意。
  但是贾充没有刚正的操守,善于谄媚晋武帝,这也引起了其他群臣的不满。
  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秉性刚正,对贾充十分嫉恨。
  贾充的女儿做了齐王司马攸的王妃,大家更担心贾充日后势力坐大。
  “泰始七年(公元271年),西北地区的氐、羌部族反叛,晋武帝深感担忧。”
  “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等趁机进言,称可以派出有威望才干的大臣出镇关中,并提出贾充是最好的人选。”
  “晋武帝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朝中谏言的大臣都庆幸贾充离开朝廷。”
  “对此,贾充自认为被设计失势,对任恺等人怀恨在心,却又无可奈何。”
  “侍中荀勖、越骑校尉冯紞等人给贾充出谋划策,促成晋武帝接纳了他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
  “贾充这才渡过危机,得以继续留在京中任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