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三亿亩高标准农田(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是两人同为东林党在浙江的领袖,让他拜另一人为师,有些拉不下脸来。
  好在刘宗周这时主动过来,他被旁边的官员提醒着,就坡下驴拜师。
  仍旧想留在朝堂,保留重获重用的机会。
  ——
  朱由检见钱士升如此选择,知道这个人算是屈伏了。
  南方富户就算想支持他发言,估计钱士升以后也不会理。
  他在处理了这个小九卿后,也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群臣只要不是舍得拿出官位进谏的,基本不敢反对。
  在冷场了一会儿后,太常寺左少卿罗喻义道:
  “湖广两省,原有田土3843万亩,万历年间清丈,达到9162万亩。”
  “此为张江陵主持,于国自然有益。”
  “但是官吏溢额求功,同样也是事实。”
  “到了天启年间,湖广田地定为8249万亩。”
  “臣以为当以此额度,折为新亩七千多万为宜。”
  这是具体的操作了,是在说执行的问题。
  朱由检对这种建议是能接受的,和颜悦色地向罗喻义道:
  “从九千多万亩到八千多万亩,少了将近千万亩之多,不可能全是虚报。”
  “罗卿是湖南人,可知什么原因?”
  罗喻义见皇帝愿意讲道理,当即道:
  “虚报田亩是其一,豪绅隐瞒是其二。”
  “还有一点就是折亩,《周礼》曰:不易之地,家百畮。一易之地,家二百畮。再易之地,家三百畮。”
  “各种土地肥瘠不一,故而黄册之上,有小地一亩八分以上折一亩者,有二亩以上折一亩者,有三亩以上折一亩者,有七亩以上折一亩者,有八亩以上折一亩者。用以均平赋役。”
  “据臣所知,南直隶的田亩,便是在折亩后,从八千多万亩降到七千多万。”
  折亩之后普遍少了几百万,听得朱由检眉头皱起。
  他本来就对大亩、小亩、折亩等复杂的亩制看不惯,所以全部用新制度量衡的市亩代替。
  如今听罗喻义提到这个问题,当即就重申道:
  “以后所有田亩,皆按实际面积计算。”
  “肥瘠不一可按级别纳税,不可胡乱折亩,给人瞒报土地的空间。”
  “南方土地以后平均每亩征一斗五,具体可按肥瘠,最低下降到等同塞外的五升。”
  “从五升开始,以二升五递进,下下之田每亩征五升、下中七升五、下上一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