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三亿亩高标准农田(4 / 5)
“中下一斗二升五,中中一斗五,中上一斗七升五。”
“上下二斗、上中二斗五、上上三斗。”
“一共九个等级,称为一到九等田。”
“三斗就是最高,官民皆是如此。”
这样最高最低的差额,就达到了六倍。
五升也是个极低的数字,在朱由检看来已经非常少。
但是罗喻义认为还是有点高,谏言道:
“若是三亩折一亩,定为最低的五升纳税没问题。”
“但是民间有以八亩以上折一亩者,臣以为最低可定为三升。”
这个数额,实在是太低了,朱由检不解地道:
“什么样的田地,收成会这么差?”
“就算是每亩收五斗,十一税也能缴五升。”
罗喻义知道皇帝不明白这些,解释道:
“有受灾荒废的新荒田、旧荒田,还有芦苇荡里的荡田。”
“这些田地收成非常低,故而征税也少。”
户部尚书毕自严建议道:
“沼泽和山林是特殊土地,臣以为应按特殊方法征税,不可为了它们,影响正常田地的征税。”
“臣的家乡山东同样也有折亩,称240步一亩的为金地,280步为银地,360步为铜地,600步为锡地,720步为铁地,此为最下之田,一共五个等级。”
“若以北方金地征收一斗五升计算,银地一斗二升五、铜地一斗、锡地七升五、铁地五升,用九等田征税。”
这个解释,更对朱由检胃口。他说道:
“山林、荡田之类收成非常少的地方,以后按方里征税,作为官田承包给民众,不计入田亩限制。”
“还有就是坡度大于25度的山林,不能开垦成梯田,避免水土流失。”
“湖边的芦苇荡之类,都要划入泄洪区,禁止随意开垦围湖造田。”
“这方面各地巡阅使会有规定,让他们和地方一起规划这些土地,税收五五分配。应该分配给朝廷的五成,直接划归巡阅府。”
“所得税款全部用于兴修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
提到这个,朱由检的话就多了,向群臣道:
“今后朝廷征税,重点从高产稳产的中上等高标准农田征收,对它们管理要严。”
“水利设施、抗旱救灾、良种粪肥……也重点向这些田地倾斜,获得最大的收益。”
“朕的要求是,争取在南方打造至少三亿亩高标准农田,北方以后再想办法打造出一两亿亩。从这四五亿亩土地上,征收到六千万石左右的田赋,起运朝廷一半。”
“这次清丈田亩大造黄册,要把重点打造的高标准农田范围划出来,以后就全力建设,确保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返回顶部↑
“上下二斗、上中二斗五、上上三斗。”
“一共九个等级,称为一到九等田。”
“三斗就是最高,官民皆是如此。”
这样最高最低的差额,就达到了六倍。
五升也是个极低的数字,在朱由检看来已经非常少。
但是罗喻义认为还是有点高,谏言道:
“若是三亩折一亩,定为最低的五升纳税没问题。”
“但是民间有以八亩以上折一亩者,臣以为最低可定为三升。”
这个数额,实在是太低了,朱由检不解地道:
“什么样的田地,收成会这么差?”
“就算是每亩收五斗,十一税也能缴五升。”
罗喻义知道皇帝不明白这些,解释道:
“有受灾荒废的新荒田、旧荒田,还有芦苇荡里的荡田。”
“这些田地收成非常低,故而征税也少。”
户部尚书毕自严建议道:
“沼泽和山林是特殊土地,臣以为应按特殊方法征税,不可为了它们,影响正常田地的征税。”
“臣的家乡山东同样也有折亩,称240步一亩的为金地,280步为银地,360步为铜地,600步为锡地,720步为铁地,此为最下之田,一共五个等级。”
“若以北方金地征收一斗五升计算,银地一斗二升五、铜地一斗、锡地七升五、铁地五升,用九等田征税。”
这个解释,更对朱由检胃口。他说道:
“山林、荡田之类收成非常少的地方,以后按方里征税,作为官田承包给民众,不计入田亩限制。”
“还有就是坡度大于25度的山林,不能开垦成梯田,避免水土流失。”
“湖边的芦苇荡之类,都要划入泄洪区,禁止随意开垦围湖造田。”
“这方面各地巡阅使会有规定,让他们和地方一起规划这些土地,税收五五分配。应该分配给朝廷的五成,直接划归巡阅府。”
“所得税款全部用于兴修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
提到这个,朱由检的话就多了,向群臣道:
“今后朝廷征税,重点从高产稳产的中上等高标准农田征收,对它们管理要严。”
“水利设施、抗旱救灾、良种粪肥……也重点向这些田地倾斜,获得最大的收益。”
“朕的要求是,争取在南方打造至少三亿亩高标准农田,北方以后再想办法打造出一两亿亩。从这四五亿亩土地上,征收到六千万石左右的田赋,起运朝廷一半。”
“这次清丈田亩大造黄册,要把重点打造的高标准农田范围划出来,以后就全力建设,确保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