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翻译原则:信达化(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由检毫不犹豫地道:
  “翻译标准要统一,以后自然同样。”
  “至于陡斯天尊,你知道景教会现在有多少人?”
  钱谦益道:
  “教会的教士都在名册上,在大明的信徒,大约将近一万人。”
  “坚决不愿意转入景教会的,都已经被驱逐,送到香山澳遣回。”
  这同样是一直在推进的工作,每个在大明的传教士,理论上都要加入景教会。
  不过因为去罗马教廷解释的龙华民仍旧没有回来,很多人还在犹豫中,听从罗马教廷的教令。
  态度坚决、明确反对景教会的传教士和信徒,则被大明毫不犹豫地驱逐出去。
  在大明的传教士,已经进行了一次筛选,现在留下的都是比较灵活的人。
  朱由检听到景教会的信徒还不到一万,当即就决定道:
  “陡斯天尊尚且没有归化,作为外道神灵看待。”
  “他的尊位,和三清天尊相当,但是不作为正神祭拜。”
  “信仰非正神的官员,不可在太常寺任职。”
  “朕会命人告知吏部,在官吏的档案里注明非正神信仰。”
  这是对宗教政策的又一次收紧,对信仰非正神的官吏,特别区分对待。
  对于三教一家,朱由检确定能实现,因为从宋朝开始三教就从竞争转向圆融合一。
  不过对于诸教一家,朱由检的信心没有那么高。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了三武一宗灭佛的驯化。景教等宗教现在还不知道里面的厉害,有可能引出太平天国、陕甘之乱那样的乱子。
  朱由检出于这些担心,决定收紧三教之外的宗教传播,限制它们的活动范围。
  信仰这些神灵的,在官场会区别对待,阻止士人投向这些宗教。
  在大明信仰广泛的佛道神灵,则同天地神系的神仙一样册封为正神。信仰这些正神的官吏,履历上不需要特别标记。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个问题,钱谦益询问道:
  “释迦牟尼在中国并无化身,也并没有道场,传言中的佛骨也早已遗失,该不该定为正神?”
  这是佛教的佛祖,信仰最为广泛。
  如果他不能定为正神的话,佛教徒估计会闹起来。
  朱由检恰好知道如何解决此事,他笑着道:
  “韩愈《谏迎佛骨》阻止的佛骨,如今就在陕西法门寺的地宫里。”
  “那是释迦牟尼佛中指骨舍利,是如来佛祖愿意归化的证据。”
  “而且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的地下,是原本宋朝的长干寺地宫,藏着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
  “此为佛祖通过太祖转告,他是愿意归化中国的,可以册封为正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