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他出名了!(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综上所述,《赤兔之死》这篇作文通过对赤兔马的描绘,作者成功地传达了对忠诚与信义的崇高赞美,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赤兔之死》以其新颖的故事、高远的立意、精湛的语言和紧凑的结构,成功地传达了诚信的主题,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两人看完,只觉得确实写得好,和专家点评的一样,这是无可厚非的好。要文笔有文笔,要立意有立意,不愧是满分作文。
  沈诺一也兀自点头。
  然后她再攥着报纸两侧的下方,把报纸折下来看下半面。
  两人都愣住了。
  “佳作点评(二)《背囊里的空缺》作者:张晨”
  一口气看过正文过后,她们也没漏过末尾专家的评语:“此篇作文的作者是我们川省育德中学的高三考生张晨。
  张晨的《背囊里的空缺》则胜在“新”与“巧”。他并未如《赤兔之死》一般沿用历史典故,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诚信》寓言本身,大胆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聚焦年轻人丢弃“诚信”背囊后,那看似减轻重量的小船在风浪中反而失衡的瞬间。全文通过极具画面感的细节白描和留白艺术,引导读者凝视那个“空缺”本身,以及它在年轻人眼中投下的阴影与波澜,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两篇作文也都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作”的追求。”
  “《赤兔之死》如同一幅笔力千钧的工笔历史人物画,色彩浓烈,气韵酣畅;《背囊里的空缺》则更像一幅笔简意远的写意山水,于空白处见真章,引人遐思。它们用不同的美学语言证明,在高考作文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深厚的积累、独特的视角与大胆的创新,永远能碰撞出璀璨的火,成就传阅一时的佳作。”
  郑雪“啊!”得一声叫了起来,倒是引得周围人朝她的惊咋疑惑看来。
  郑雪赶忙收敛了刚刚的失态,但眼下一张脸已经是涨红得有些小激动小激动的了。
  她惊愕的望向沈诺一:“看这上面说,真是张晨啊!?我知道他作文好,没想到在育德拿过满分,高考他居然也拿了满分作文!?他真在认真履行和彭鑫的打赌……”
  “这下他可真是出名了!”
  沈诺一不理她的一惊一乍,只是上前,再买了一份当期的华西都市报,轻轻的展了展封面,将其一板一眼折成了长条,放进自己随身的小包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