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货币改革,海上丝绸之路(3 / 5)
李承乾的应对,依旧是铁腕镇压。
首先是下令大理寺彻查“汇通司”遇袭案,三天内便抓出了幕后主使,正是太原王氏的一个支脉族长,直接腰斩于西市,家产全部充公。
金吾卫穿上便服,在长安西市“消费”。
凡拒收唐票者,直接以“藐视朝廷”论处,轻则罚钱,重则关店。
同时,户部贴出告示,宣布缴纳赋税可用唐票,且“交票比交铜钱多算半成”。
这招瞬间击中要害,为了少交赋税,纷纷开始使用唐票。
对于大唐钱庄,他则让长孙无忌牵头,强制关陇勋贵“入股”。
“你们不是钱多吗?存入钱庄,既能得利息,又能帮朝廷稳定商路,何乐而不为?”
面对太子淡笑的语气,哪个勋贵敢于反抗。
哪怕是长孙无忌也只能乖乖照作,他可不觉得自己这舅舅的身份,能动摇太子的决心。
大量的铜钱存入钱庄,便有了充足的本钱放贷。
朝廷财政的压力,顿时清空。
不管什么年代,当今或是后世,还有什么是比金融更加赚钱的。
别说朝廷还有垄断贸易,以及货币的印刷及发行权。
短短一个月不到,局势便彻底扭转。
“汇通司”的汇票成了商人的护身符,从长安到扬州,拿着一张汇票便能畅通无阻,再也不用担心路上的劫匪,手续费虽低,积少成多也成了朝廷的一笔新财源。
“大唐钱庄”的贷款救活了不少濒临破产的商户。
洛阳的丝绸商借了钱扩大作坊,苏州的粮商贷了款新建粮仓,连岭南的俚人部落,都有人用香料做抵押,贷了钱去开矿。
年息百分之十虽低,却比借高利贷稳妥百倍,更何况还有朝廷背书,这不比找士族借贷靠谱?
商户们渐渐尝到了甜头。
“唐票”更是在长安、扬州等大城市流通起来。
官府的赋税、商铺的交易、甚至酒楼的宴席,都能用唐票支付。
百姓发现,这张纸不仅能换铜钱,还比铜钱轻便,渐渐也就信了。
有人甚至把唐票藏起来,说“这是朝廷的信用,比银子还靠谱”。
不仅是五姓七望,天下世家看着这一切,气得牙痒痒,却再不敢明着反对。
他们的高利贷生意一落千丈,囤积的铜钱要么存入钱庄吃低息,要么就得眼睁睁看着贬值。
因为开元通宝的铸造量太大,市面上的铜钱越来越多,以往靠“钱荒”敛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甘露殿里,李世民听张阿难讲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案上放着一张百贯面额的唐票,上面印着朱雀纹样,盖着户部的朱印,确实精致。
张阿难低声道:“百姓都说,太子殿下让钱活了起来,以前钱都埋在士族的地窖里,现在钱能生钱,能买粮,能盖房……” ↑返回顶部↑
首先是下令大理寺彻查“汇通司”遇袭案,三天内便抓出了幕后主使,正是太原王氏的一个支脉族长,直接腰斩于西市,家产全部充公。
金吾卫穿上便服,在长安西市“消费”。
凡拒收唐票者,直接以“藐视朝廷”论处,轻则罚钱,重则关店。
同时,户部贴出告示,宣布缴纳赋税可用唐票,且“交票比交铜钱多算半成”。
这招瞬间击中要害,为了少交赋税,纷纷开始使用唐票。
对于大唐钱庄,他则让长孙无忌牵头,强制关陇勋贵“入股”。
“你们不是钱多吗?存入钱庄,既能得利息,又能帮朝廷稳定商路,何乐而不为?”
面对太子淡笑的语气,哪个勋贵敢于反抗。
哪怕是长孙无忌也只能乖乖照作,他可不觉得自己这舅舅的身份,能动摇太子的决心。
大量的铜钱存入钱庄,便有了充足的本钱放贷。
朝廷财政的压力,顿时清空。
不管什么年代,当今或是后世,还有什么是比金融更加赚钱的。
别说朝廷还有垄断贸易,以及货币的印刷及发行权。
短短一个月不到,局势便彻底扭转。
“汇通司”的汇票成了商人的护身符,从长安到扬州,拿着一张汇票便能畅通无阻,再也不用担心路上的劫匪,手续费虽低,积少成多也成了朝廷的一笔新财源。
“大唐钱庄”的贷款救活了不少濒临破产的商户。
洛阳的丝绸商借了钱扩大作坊,苏州的粮商贷了款新建粮仓,连岭南的俚人部落,都有人用香料做抵押,贷了钱去开矿。
年息百分之十虽低,却比借高利贷稳妥百倍,更何况还有朝廷背书,这不比找士族借贷靠谱?
商户们渐渐尝到了甜头。
“唐票”更是在长安、扬州等大城市流通起来。
官府的赋税、商铺的交易、甚至酒楼的宴席,都能用唐票支付。
百姓发现,这张纸不仅能换铜钱,还比铜钱轻便,渐渐也就信了。
有人甚至把唐票藏起来,说“这是朝廷的信用,比银子还靠谱”。
不仅是五姓七望,天下世家看着这一切,气得牙痒痒,却再不敢明着反对。
他们的高利贷生意一落千丈,囤积的铜钱要么存入钱庄吃低息,要么就得眼睁睁看着贬值。
因为开元通宝的铸造量太大,市面上的铜钱越来越多,以往靠“钱荒”敛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甘露殿里,李世民听张阿难讲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案上放着一张百贯面额的唐票,上面印着朱雀纹样,盖着户部的朱印,确实精致。
张阿难低声道:“百姓都说,太子殿下让钱活了起来,以前钱都埋在士族的地窖里,现在钱能生钱,能买粮,能盖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