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見多識廣的老狐狸--寶靈之治(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什么是「象征式」呢?
  大哥!因为委员会中五人都是高兄的朋友!(笑喊)
  学四哥谢贤在《少林足球》的说话:「球证、旁证、足协、足总、足委,全部都系我的人,点同我打呀!」
  那调查结果是什么则不言自明!
  安士迪弹劾的十九条罪状,八条是强行指控,七条仅有嫌疑而没有确切证据,仅有四条是有事实根据。
  调查委员会一致认为,虽然高尔和犯了罪,但只是一时过失,毋须引咎请辞!
  全城哗言。
  晔言有什么用,重点是港督宝灵,觉得判决合理!
  他们真的是蛇鼠一窝、一丘之貉!
  没辙,高和尔在事后成为反海盗行动的领军人物,继续帮助英军打击海盗。
  事件一直至宝宁在1859年下台,新上任的总督罗便臣重启调查,才将高和尔革职!
  这个宝宁,真的不是好东西!殖民地外搞到满城风雨,殖民地内又狼狈为奸,为什么读这么多书,却能把所有事情都搞得一塌糊涂?
  除了这事以外,1856年11月21日,香港华人商舖因不满港英政府的政策,没有顾及到他们利益,而发起全华人大罢市,要逼使英军进入市区维持秩序。
  当然,我也是持平的,宝宁是坏事做尽,但也有一些民生建设,我也会在这给他表扬。
  例如今天香港的鹅颈桥附近,以前是叫宝灵城,由宝灵主力建设,并开发了宝灵顿运河,纾缓黄泥涌储水问题。
  今天香港油麻地的宝灵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是为了纪念他。
  但怎么说呢,宝灵在香港的作为,始终是过大于功。
  再见了!宝灵!你的「苏州屎」便留给下任港督处理!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