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3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时的大唐北破匈奴,南服越地,声威震于天下,是四海之内最强大的国家。
  人皆慕强。
  一时间天下诸侯、蛮夷皆以能送子嗣入唐留学为荣。
  而除了军事的强大,皇帝还支持商业贸易,中原经济十分繁荣,各种商品充斥市场。
  农业科技的进步,则使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不说人人都能吃饱穿暖,但至少道无饿殍,大唐子民的生活质量远超秦与列国争霸之时。
  这是自三皇五帝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好时代。
  这是由唐皇吴广开创的大唐盛世。
  “盛哉大唐!”
  “威哉大唐!”
  “吾等大唐子民,皆愿皇帝万年!”
  海内万民皆为大唐的强盛而欢呼。
  大唐的影响力也在不断的向外辐射。
  从唐十二年开始,大唐的商人就走出河西都护府,前往更遥远的疆域,他们与沿途城邦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带动了沿途的经济。
  到唐十四年,就在范阳侯虞子期即将归国的时候,月氏主动向唐国称臣,成为河西都护管理下的一个属邦。
  唐十六年,乌孙遣使者入朝。
  唐十八年,楼兰、呼揭等国商人进入塞内之地。
  之后数年,来自西域的美玉、西瓜、葡萄等物贩卖于市中,牵着骆驼的杂耍艺人、跳舞的胡姬也多在洛阳街头出现。
  一时胡风盛行,大唐疆土之内各种文化艺术来往交融,思想大为开放。
  唐国子民同样眼界大开,都知道了在那遥远的西边,还有一片与中原迥异的广袤土地。
  唐十九年,朝鲜为韩国所迫,又慕唐国强大,朝鲜王箕准主动向唐称臣纳贡,并派太子入朝留学。
  唐二十年,大唐驻韩海军自韩国南部海港出发,穿越海峡,登上了一片广袤的土地。
  “陛下,臣闻秦时方士徐巿曾率船队东行,至瀛洲而不归。此地必是瀛洲无疑!”
  从胶东任满归来的卢陵,向皇帝说出了他在胶东听到的一些小道消息。
  瀛洲?
  吴广笑起来。
  与其说是神话传说中的瀛洲仙山,不如说是东瀛更为贴切。
  “我大唐海军已有穿梭海峡之能,既发现了此地,就没有不要的道理。”
  胶东、琅琊都有大唐的海军基地,海船从本土出发可以直达对面的韩国,在韩国南部的海港补给后,就可顺利南下前往东瀛。
  因为距离不远,加上中途有海军基地补给,只要避开飓风天气,这种短途航海是没多大问题的。
  此时的东瀛尚处于部落时代,唐军若是登陆,对于他们将是降维打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