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恶毒的政治隐喻(2 / 3)
阿尔伯特闻言恍然大悟,甚至还颇有几分高兴,他的目光仍在屋里打量:“我确实没想到……出版业竟然是这样的。老实说,它比我想象的要朴素许多。”
亚瑟笑着侧过身,向阿尔伯特介绍道:“请容我向您介绍,帝国出版公司首席诗歌编辑阿尔弗雷德·丁尼生,以及首席专栏编辑查尔斯·狄更斯。”
语罢,亚瑟又向丁尼生和狄更斯开口道:“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这位便是……”
岂料,还不等亚瑟把话说完,阿尔伯特便抢先一步向他们俩伸出了手:“不劳您介绍了,我叫阿尔伯特,来自科堡,是亚瑟爵士的朋友。”
这一句话说得极为自然,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倔强。
丁尼生和狄更斯都愣了一下,他们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好在狄更斯率先反应了过来,他迅速起身,把烟斗放在桌上,握住了阿尔伯特的手:“亚瑟的科堡朋友?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一直以为德意志出产的只有哲学家和香肠,没想到还出产您这样的文学爱好者。”
旁边的丁尼生听到这话,忍不住低声吐槽道:“查尔斯,你这么说是不是太不尊重海因里希·海涅先生了?”
狄更斯言语上没有搭理丁尼生,只是抬起靴子轻轻踩在他的脚面上,提醒他没事不要乱说话。
阿尔伯特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笑容让他的眼神都明亮了几分:“我喜欢哲学,也喜欢香肠,不过我更喜欢你们的好故事。狄更斯先生,实不相瞒,我是您的忠实读者。”
狄更斯听得眉毛一挑,笑意立刻爬上了嘴角:“这可真是意外的好消息。那恕我冒昧,您都看过我哪些书?”
“《匹克威克外传》,当然,还有连载在《英国佬》上的《雾都孤儿》。”阿尔伯特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我不瞒您,我只看过这两本,但是都很喜欢。实际上,我还想过搜集您的其他作品来着,但是在科堡那样的小地方,实在是没什么门路。”
说到这里,阿尔伯特还不忘恭维丁尼生:“丁尼生先生,您的《悼念集》也是我的心头好,那本诗集还是我舅舅托人从伦敦给我带到科堡的。‘因我懂得,死神要用你,使他的黑暗美丽’,您到底是怎么写出这样动人的句子的?”
狄更斯的脸上原本还挂着商业化的笑容,可阿尔伯特这话一出口,他的笑容竟然有了几分崩坏的趋势。
至于丁尼生,这位本就腼腆的诗人更是尴尬的脸都绿了。
没办法,虽然没有人能否认丁尼生的《悼念集》是英国当代最伟大的悼亡诗集,但如果读者知道他的悼亡对象居然从棺材里蹦出来了,那再好的悼亡诗也要散去八成功力。
丁尼生被这话噎得半天说不出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最后只能挤出一个勉强的微笑:“那本诗集啊……嗯,创作那本诗集的时候确实很艰难。那是我人生里……最灰暗的几年。父亲刚刚去世,我因为承担不起学费,被迫从剑桥退学,而我最好的朋友也倒在了……呃……枪口下……”
“我相信。”阿尔伯特真诚地点了点头:“那份哀伤是那么真切,足见您与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狄更斯猛地把烟斗塞进嘴里,差点呛到自己。他侧过头轻咳几声,装作在整理文件,以此掩饰嘴角抽搐的笑意。
丁尼生偷偷摸摸的用力掐着大腿,迫使自己维持住那副庄重的神情:“是的……失去友人,这种痛苦的确很难言说。那是一种让灵魂坠入黑暗的体验。您知道吗?《悼念集》其实不是关于死亡的诗,而是关于如何继续活下去的诗。”
说到这里,他忽然抬起头,用那种近乎布道的语气继续道:“我相信,在真正的悲伤之后,人必须与死神和解。要学会理解死亡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我懂得,死神要用你,使他的黑暗美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死亡并非终结,而是一种转化。我们每个人都将被死亡吸纳,而唯有爱,才能让死亡显得不那么残酷。”
阿尔伯特听得津津有味,眼神里满是敬意:“那真是一种伟大的思想。您能如此深刻地理解死亡,真是令人钦佩。请问……那首诗中的‘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像您一样,热爱文学?”
丁尼生闻言,差点当场昏过去。
狄更斯则用手捂住了脸,仿佛是在哭泣。
丁尼生求助似的把目光抛向亚瑟,可他发现这家伙虽然面不改色,可肩膀却一抖一抖的,一看就知道憋得很辛苦。
眼见着他和狄更斯都靠不住,丁尼生只得硬着头皮往下说:“我记得……他曾对我说过一句话‘死亡是人类最诚实的仪式,因为那是连谎言都要沉默的地方’。是这句话……启发了我。”
“真是深刻啊!”阿尔伯特感慨地拍了拍手:“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希望能认识那位先生。”
这一下,狄更斯终于没忍住,他叼起烟斗猛吸一大口:“会有机会的。”
“什么?”阿尔伯特一愣。
亚瑟赶忙出来解围道:“不光是你,阿尔伯特,我们最终都会认识他的,你忘记刚才丁尼生先生是怎么说的了吗?死亡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我还有狄更斯先生,我们终有一天会见到他的。” ↑返回顶部↑
亚瑟笑着侧过身,向阿尔伯特介绍道:“请容我向您介绍,帝国出版公司首席诗歌编辑阿尔弗雷德·丁尼生,以及首席专栏编辑查尔斯·狄更斯。”
语罢,亚瑟又向丁尼生和狄更斯开口道:“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这位便是……”
岂料,还不等亚瑟把话说完,阿尔伯特便抢先一步向他们俩伸出了手:“不劳您介绍了,我叫阿尔伯特,来自科堡,是亚瑟爵士的朋友。”
这一句话说得极为自然,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倔强。
丁尼生和狄更斯都愣了一下,他们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好在狄更斯率先反应了过来,他迅速起身,把烟斗放在桌上,握住了阿尔伯特的手:“亚瑟的科堡朋友?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一直以为德意志出产的只有哲学家和香肠,没想到还出产您这样的文学爱好者。”
旁边的丁尼生听到这话,忍不住低声吐槽道:“查尔斯,你这么说是不是太不尊重海因里希·海涅先生了?”
狄更斯言语上没有搭理丁尼生,只是抬起靴子轻轻踩在他的脚面上,提醒他没事不要乱说话。
阿尔伯特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笑容让他的眼神都明亮了几分:“我喜欢哲学,也喜欢香肠,不过我更喜欢你们的好故事。狄更斯先生,实不相瞒,我是您的忠实读者。”
狄更斯听得眉毛一挑,笑意立刻爬上了嘴角:“这可真是意外的好消息。那恕我冒昧,您都看过我哪些书?”
“《匹克威克外传》,当然,还有连载在《英国佬》上的《雾都孤儿》。”阿尔伯特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我不瞒您,我只看过这两本,但是都很喜欢。实际上,我还想过搜集您的其他作品来着,但是在科堡那样的小地方,实在是没什么门路。”
说到这里,阿尔伯特还不忘恭维丁尼生:“丁尼生先生,您的《悼念集》也是我的心头好,那本诗集还是我舅舅托人从伦敦给我带到科堡的。‘因我懂得,死神要用你,使他的黑暗美丽’,您到底是怎么写出这样动人的句子的?”
狄更斯的脸上原本还挂着商业化的笑容,可阿尔伯特这话一出口,他的笑容竟然有了几分崩坏的趋势。
至于丁尼生,这位本就腼腆的诗人更是尴尬的脸都绿了。
没办法,虽然没有人能否认丁尼生的《悼念集》是英国当代最伟大的悼亡诗集,但如果读者知道他的悼亡对象居然从棺材里蹦出来了,那再好的悼亡诗也要散去八成功力。
丁尼生被这话噎得半天说不出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最后只能挤出一个勉强的微笑:“那本诗集啊……嗯,创作那本诗集的时候确实很艰难。那是我人生里……最灰暗的几年。父亲刚刚去世,我因为承担不起学费,被迫从剑桥退学,而我最好的朋友也倒在了……呃……枪口下……”
“我相信。”阿尔伯特真诚地点了点头:“那份哀伤是那么真切,足见您与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狄更斯猛地把烟斗塞进嘴里,差点呛到自己。他侧过头轻咳几声,装作在整理文件,以此掩饰嘴角抽搐的笑意。
丁尼生偷偷摸摸的用力掐着大腿,迫使自己维持住那副庄重的神情:“是的……失去友人,这种痛苦的确很难言说。那是一种让灵魂坠入黑暗的体验。您知道吗?《悼念集》其实不是关于死亡的诗,而是关于如何继续活下去的诗。”
说到这里,他忽然抬起头,用那种近乎布道的语气继续道:“我相信,在真正的悲伤之后,人必须与死神和解。要学会理解死亡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我懂得,死神要用你,使他的黑暗美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死亡并非终结,而是一种转化。我们每个人都将被死亡吸纳,而唯有爱,才能让死亡显得不那么残酷。”
阿尔伯特听得津津有味,眼神里满是敬意:“那真是一种伟大的思想。您能如此深刻地理解死亡,真是令人钦佩。请问……那首诗中的‘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像您一样,热爱文学?”
丁尼生闻言,差点当场昏过去。
狄更斯则用手捂住了脸,仿佛是在哭泣。
丁尼生求助似的把目光抛向亚瑟,可他发现这家伙虽然面不改色,可肩膀却一抖一抖的,一看就知道憋得很辛苦。
眼见着他和狄更斯都靠不住,丁尼生只得硬着头皮往下说:“我记得……他曾对我说过一句话‘死亡是人类最诚实的仪式,因为那是连谎言都要沉默的地方’。是这句话……启发了我。”
“真是深刻啊!”阿尔伯特感慨地拍了拍手:“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希望能认识那位先生。”
这一下,狄更斯终于没忍住,他叼起烟斗猛吸一大口:“会有机会的。”
“什么?”阿尔伯特一愣。
亚瑟赶忙出来解围道:“不光是你,阿尔伯特,我们最终都会认识他的,你忘记刚才丁尼生先生是怎么说的了吗?死亡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我还有狄更斯先生,我们终有一天会见到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