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8章 四人晋级!终於大家都成长起来了(11 / 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借力加速”的方式比直接发力更省力,也更符合她“稳字当头”的技术风格。
  60米標记线处,梁晓静已经追上了葛曼奇,两人再次並肩跑在一起。
  她没有急於超越,而是保持在葛曼奇左侧半步的位置,既能观察对方的动作,又不会被对方的节奏带乱。
  梁晓静知道,葛曼奇的爆发力还在,一旦自己贸然加速,很可能会被对方反超,不如耐心等待,等到葛曼奇再次出现失误时再寻找机会。
  葛曼奇还是嫩了点。
  太著急先追上去,反而导致自己的节奏有些紊乱。
  这又不是60米。
  100米后面还有40米呢。
  被梁晓静追上后,葛曼奇的心里泛起一丝急躁。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节奏越来越乱,摆臂时肩膀开始发僵,蹬地的力度也不如之前稳定。
  这是她的老问题了,一旦被对手逼近,就容易失去冷静,做出违背训练习惯的动作。
  跑过60米时,葛曼奇呼吸强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想起教练赛前的叮嘱:“遇到困难时,別想对手,想想训练时的感觉。”
  快速在脑海里回放训练时的画面——
  摆臂时肘部的角度、蹬地时脚掌的受力点、呼吸与步频的配合节奏……
  几秒钟后,她重新睁开眼,將摆臂的重心从肩部下沉到肘部,减少了上肢的能量消耗,同时放慢了呼吸,让气息重新平稳下来。
  调整过后,葛曼奇的节奏逐渐恢復稳定。她没有再盲目追求速度,而是按照训练时的標准动作,一步一步稳步推进。
  摆臂的幅度变小了,但更精准。
  每一次摆动都能精准地配合蹬地动作。
  蹬地的力度虽然不如之前大。
  但更均匀。
  避免了力量浪费。
  看起来这些小丫头们现在成长起来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而且也不会因为比赛里面出现的问题而轻易放弃。
  这才是珍贵的地方。
  而不是像以前的那一批运动员。
  一旦被打乱了节奏。
  就会一乱到底。
  根本没有调整的能力和想法。
  65米处,葛曼奇尝试著加大了蹬地的力度,藉助腿部的爆发力,稍稍拉开了与梁晓静的距离。
  她知道,自己因为年纪还没有成年,身体发育不足,所以面对大了半岁多已经成年梁晓静,耐力可能不如,必须在中途跑阶段建立优势,否则到了最后30米,很可能会被梁晓静反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