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限制(2 / 5)
…
经过尤朗加城附近的东海岸雨林公园。
珍妮看到两侧的亚热带季雨林,同时还有很多居民区正在进行拆除工作。
通过收听当地的电台新闻,才了解到这是为了扩大自然保护区,打算将附近的小镇全部迁移。
其实这种事情不仅仅是澳洲在进行,整个亚洲联合体都在搞自然保护区扩大。
特别是那些山地和热带雨林之类,本来就不太适合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现在技术发达的室内农场,一亩可以顶十几亩露天农场,加上室内农场可以通过建设高楼大厦的方式,立体的提升整体种植面积。
这导致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土地矛盾,获得了极大的缓解。
现在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逐步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将农业集中在农业大厦之中。
这既可以减少乡镇人口,更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同时也可以无视很多自然灾害,提升了人类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也让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获得很好的恢复。
别看澳洲这两年移民迁入了近五百多万人口,实际上,这些人口的到来,并没有加剧当地的人地矛盾。
主要是现在技术足够发达了,以前靠天吃饭、靠地发展农业的模式,可以采用技术进行改变。
这也是面对海平面上升,澳洲比较淡定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澳洲地广人稀,另一方面则是融入亚洲联合体之后,他们获得了很多技术支持,现在随着一个个新城区的出现,周围也是拔地而起的农业大厦。
这些农业大厦可比边远地区的大农场,更具备竞争力。
毕竟在现代农业生产之中,距离有时候是非常根据的影响因子。
这些年出现了农业重构的情况,就是因为室内农场的大发展,导致很多以前只能在特定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在其他地区也可以进行生产了。
比如类似于车厘子、猕猴桃、荔枝、芒果、菠萝、榴莲之类的水果,以前都只能在特定地区进行种植,现在却不一样了,只要有室内农场,温度之类完全可以用设备进行调控,完美的模拟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人工环境。
面对这种新技术,以前边远地区的蔬菜水果特产,已经变得的越来越不吃香了。
这就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没有办法,既然技术出现了,我们不可能为了迁就边远地区的农民,放弃使用新技术。
只能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将副作用尽可能减少。
而全面城市化,就是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必然的一个结果。
全面城市化可不是江淼有意推动的策略,而是亚洲联合体的智库,经过研究和模拟之后,迫不得已采用的一个策略。
这个策略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势所趋,或者说形势已经容不得其他方案了。
比如现在还在网上不断呼吁,要保护乡村,给边远地区的人进行补贴之类。
然而他们还是没有弄明白,全面城市化并不是一拍脑袋的结果,而是形势所逼的结果。
要么选择拥抱新技术,进行全面城市化。
要么选择禁止新技术,维持着半死不活的乡镇系统。
这就是一个二选一的局面。
不可能鱼与熊掌兼得。 ↑返回顶部↑
经过尤朗加城附近的东海岸雨林公园。
珍妮看到两侧的亚热带季雨林,同时还有很多居民区正在进行拆除工作。
通过收听当地的电台新闻,才了解到这是为了扩大自然保护区,打算将附近的小镇全部迁移。
其实这种事情不仅仅是澳洲在进行,整个亚洲联合体都在搞自然保护区扩大。
特别是那些山地和热带雨林之类,本来就不太适合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现在技术发达的室内农场,一亩可以顶十几亩露天农场,加上室内农场可以通过建设高楼大厦的方式,立体的提升整体种植面积。
这导致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土地矛盾,获得了极大的缓解。
现在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逐步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将农业集中在农业大厦之中。
这既可以减少乡镇人口,更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同时也可以无视很多自然灾害,提升了人类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也让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获得很好的恢复。
别看澳洲这两年移民迁入了近五百多万人口,实际上,这些人口的到来,并没有加剧当地的人地矛盾。
主要是现在技术足够发达了,以前靠天吃饭、靠地发展农业的模式,可以采用技术进行改变。
这也是面对海平面上升,澳洲比较淡定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澳洲地广人稀,另一方面则是融入亚洲联合体之后,他们获得了很多技术支持,现在随着一个个新城区的出现,周围也是拔地而起的农业大厦。
这些农业大厦可比边远地区的大农场,更具备竞争力。
毕竟在现代农业生产之中,距离有时候是非常根据的影响因子。
这些年出现了农业重构的情况,就是因为室内农场的大发展,导致很多以前只能在特定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在其他地区也可以进行生产了。
比如类似于车厘子、猕猴桃、荔枝、芒果、菠萝、榴莲之类的水果,以前都只能在特定地区进行种植,现在却不一样了,只要有室内农场,温度之类完全可以用设备进行调控,完美的模拟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人工环境。
面对这种新技术,以前边远地区的蔬菜水果特产,已经变得的越来越不吃香了。
这就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没有办法,既然技术出现了,我们不可能为了迁就边远地区的农民,放弃使用新技术。
只能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将副作用尽可能减少。
而全面城市化,就是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必然的一个结果。
全面城市化可不是江淼有意推动的策略,而是亚洲联合体的智库,经过研究和模拟之后,迫不得已采用的一个策略。
这个策略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势所趋,或者说形势已经容不得其他方案了。
比如现在还在网上不断呼吁,要保护乡村,给边远地区的人进行补贴之类。
然而他们还是没有弄明白,全面城市化并不是一拍脑袋的结果,而是形势所逼的结果。
要么选择拥抱新技术,进行全面城市化。
要么选择禁止新技术,维持着半死不活的乡镇系统。
这就是一个二选一的局面。
不可能鱼与熊掌兼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