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铝(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铝的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但是一直到17世纪才被科学家提炼出来。
  因为铝在自然界中都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而铝要提炼成单质,在没有降低熔点冰晶石的情况下,需要极高的温度(2000多摄氏度)。
  因此18世纪的法国,拿破仑在宫廷里宴请宾客时,他自己用铝制餐具,而宾客们用黄金和白银餐具,可见当时铝是多么的难得。
  不过到了19世纪,美国科学家霍尔-埃鲁特发现了冰晶石(naalf)能显著降低氧化铝的熔点,从此铝的生产难度大大降低,成本也渐渐的可以被平民百姓所接受。
  但是对于一般的工业国来说,电解铝工业还是一个能耗非常大的产业,一般都是只维持最小规模的工厂,满足国内的基本需求,其他的还是从苏联和美国这种工业大国进口。
  铝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工业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氧化铝(alo)的提炼和电解铝(金属铝的制备)。
  氧化铝的提炼以拜耳法为主。
  第一步是将铝土矿(主要含alo)粉碎至细颗粒。
  第二步是用浓naoh溶液溶解铝土矿中的氧化铝,生成铝酸钠溶液。
  接下来就是沉降分离,去除不溶杂质(赤泥,含feo、sio等)。
  去除杂质后的溶液要降温并加入晶种,析出氢氧化铝(al(oh))。
  最后高温煅烧氢氧化铝,得到氧化铝(alo)。
  经过以上步骤提纯的氧化铝,就可以用来电解生产单质铝了。
  将氧化铝溶解在熔融冰晶石(naalf)中,形成导电电解质。
  接着将直流电通过电解槽,在阴极析出液态铝,阳极释放co。
  在阴极附近,要定期抽出铝液,这些铝液经过模具降温,就铸造成了铝锭。
  以上步骤中,电解那步耗电量极大,每生产1吨铝锭,需要消耗约1.3万至1.5万度电。
  换算一下,电解步骤,每制造1公斤铝,需要消耗13到15度电。
  这是一个极大的数字,此时国内的普通家庭,一个月可能才用10度电,还不够制造1公斤铝的。
  除了制造过程耗电量大,铝矿资源分布不均匀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铝矿特别是富矿(含alo 40%-60%)在全球的分布非常集中,主要产地为澳大利亚、几内亚、中国,苏联。
  所以其他国家的铝生产因为缺乏富矿,生产成本也比那几个工业大国高很多。
  中国方面虽然有富矿,但是发电能力却非常差。
  到了1985年,总发电量才4200亿千瓦时,是美国的9%(美国同年发电量约4.6万亿千瓦时)。
  因此这么点发电量,电解铝工业的规模就非常小了。
  王建昆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才不断的推动跟国内合作建设大型核电站。
  一方面通过输出这种高科技装备,缓解贸易逆差。
  另一方面,也为国内的电力发展提供助力。
  间接的为缅甸的铝供应提供了安全保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