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铝(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时苏联的铝出口虽然还在正常进行,但是王建昆根据全球各地传来的情报,知道苏联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
  自从戈总上台后,亲西方的势力就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当然这也跟苏联自身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不得不开始与欧美缓和关系,希望能换取喘息的时间。
  而美国为首的北约却开始了不断的施压,把粮食当做武器,逼迫苏联方面不断的让步。
  据秘密渠道得知,苏联方面已经决定按照美国金融专家的方法,对苏联经济进行全面改革。
  可明眼人一看这些方法,就知道这是一剂毒药,不喝还能多活一些时间,喝了,用不了多久就要毒发身亡的。
  但是戈总为首的苏联高层却视而不见,对反对者重拳出击。
  所以王建昆判断,苏联方面还能维持国内的工业生产最多两年,到了1989年,他们国内的各条产业链就会因为新的经济和金融政策而崩溃的。
  因此缅甸方面一边不断加大从苏联方面进口铝锭的规模,一边在实兑港开始一个大型的电解铝生产基地的建设。
  相应的铝土矿从中国,澳大利亚以及几内亚进口。
  从3个地方都进口,也是为了分摊风险。
  中国方面的产能受到采矿工业落后的制约,运输能力也不够,所以即使国内有很多富矿,却很难大规模出口。
  澳大利亚的富矿受到美国和英国的双重影响,缅甸现在的情况,很可能受到英美的特别关注,给澳大利亚的铝土矿出口设置障碍。
  几内亚地处非洲西部,政局不稳,又有法国这个死对头,要保持稳定供应比较困难。
  所以必须3地都进行采购,即使超出电解铝工厂的产能,也要持续的进口。
  铝土矿的堆放只需要普通的堆场,也不会因为时间长了品质发生变化。
  王建昆此前倒是想过用超能力在缅北的山区,持续的提炼一些铝。
  但是后面算了一下,即使每天都抽出时间来,也赶不上缅甸今后的用铝量。
  因为除了火箭制造每个月需要几千吨铝,高速铁路列车的制造,各种电器产品,摩托车,越野车等,都在消耗铝。
  另外常规的高压输电网也正在缅甸中央大平原上铺设,需要的铝用量也是超级大。
  所以多番考虑,还是决定一边建立铝生产工业,一边通过技术输出,加快国内电解铝工业的发展。
  好在此时美苏两国还没有意识到铝这种金属是缅甸对外依赖性极强的产品。
  如果得知,铝这种普普通通的元素,很可能就会被美苏等国当做遏制缅甸发展的武器。
  而就在美苏等国调动力量,加强对缅甸的情报能力的时候,缅甸的军用大型固体燃料火箭也完成的制造工作,即将开展发射试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