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法统(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人中最年长的已近中年名为顾炎武,青年模样的名为李颙,剩下的一个少年则是陈永华
  桌上菜肴简单,只有一碟豆腐丝,一盘油炸生,一碟酱肉,以及一壶女儿红
  堂中一众士子食客喧闹,但三人此时皆是全神贯注,看着手中的时报
  酒桌旁,顾炎武忽然放下手中报刊,愤声说道
  “东虏蛮夷,竟也想与我大明论叔侄,法统名位,大义所在,绝不可轻易与人!”
  一旁的李颙也是冷声开口
  “不错,这些鞑子所谓的议和,不过是想窃我中原法统,实是狼子野心”
  清廷虽然占据京师,又招揽一众反叛明臣在各省建立统治,一副新朝模样,但实际上中原百姓,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什么清朝之人
  清朝自努尔哈赤兴起,至今不过数十年,在此之前谁知道什么清朝
  而在清廷强推剃发之令,想要压服汉人传统以后,这种华夷之别也愈发清晰起来
  明廷在南方接连大胜,极大鼓舞了北方中原等地的汉民,清廷境内不止南方,北方同样也是处处烽烟
  清廷此次与大明议和,除了是为解决豪格以外,另一个目的便是为了取得明廷的法统承认
  只要清廷与明国郑氏议和,结成了叔侄或者兄弟之国,那清廷便能明争言顺的从明廷手中获得中原法统
  明廷是中原正统,而清廷又与明廷议和结盟,那清廷自然也是中原正统
  清廷若是有了这一层中原正统的身份,便能名正言顺的收拢境内汉人的民心
  清廷境内的诸多义军,也会失去起义的正当性,瞬间沦为欲图叛乱的乱臣贼子
  这也是朱朗为什么绝不肯议和的原因,大义名分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看起来无用,但却能实实在在的影响天下人心
  顾炎武又是冷声说道
  “依我看此时朝廷不仅不当议和,更应直接攻入江南,救我江南之民于水火”
  陈永华闻言,却是微微摇了摇头
  “东虏固然可恨,但小弟以为,此时朝廷选择休战,乃是务实之举”
  “闽浙湖广川蜀虽然为殿下收复,但这数省皆经大乱,在下出身闽省,却是最知闽省情况”
  “闽省位处边境,数万大军屯驻,军需所耗极重,省中百姓辛勤一年,也不过能勉强果腹”
  “朝中此时还需积蓄实力,若是贸然再战,反而是弄险”
  顾炎武端起桌上酒杯一饮而尽,却仍是忍不住开口说道
  “复甫所言有理,只是此时确是反攻江南的大好时机,此时不兴兵恢复江南,当真是太可惜了”
  顾炎武出身江南,数年前更是亲自参加义军守城,很了解此时江南的情况
  清廷占领江南以后,为了供应京师与前线的八旗绿营大军,极力盘剥江南士绅百姓
  此时江南各地,同样是义军蜂起,只要朝廷能够击溃浙省前线的守军打入江南,那江南各地士绅,必然揭竿而起云集响应
  朝廷此时与清人停战,那江南之中的诸多义师,恐怕很快便会遭受清廷围剿,而这江南义师之中,有许多都是顾炎武的师长旧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