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朝圣经济(1 / 7)
第383章 朝圣经济
光阴流转,时钟滴答,春去夏来,朵盛开,天气温暖了起来,天空晴朗了起来,地中海世界迎来了1477年的盛夏。
自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位于法兰西东部的勃艮第和弗朗什孔泰后,欧洲大陆迎来了久违的和平,马克米西利安皇子和玛丽女公爵的婚姻让他们稳住了尼德兰的局势,瓦卢瓦家族与哈布斯堡家族瓜分了大胆查理的遗产,虽然未能达成和约,但双方均没有立马开战的打算。
米兰公爵的遇刺让这个北意大利第一强权陷入动荡,但大范围的战争被扼杀在摇篮里,负责摄政的太后也没有在拉斯佩齐亚之事上斤斤计较,在米兰驻军撤走后,东罗马帝国外籍军团的第二拉丁海军陆战团登陆拉斯佩齐亚,迪马尔科市长夺回了自己的城市,迦太基——拉斯佩齐亚航线逐渐恢复着过往的繁荣。
尽管斯福尔扎家族仍然没有得到神圣罗马皇帝的册封,仍然属于“僭主公爵”,但他们还是稳定了米兰城的局势,小公爵吉安在几位监护人的辅佐下坐稳了宝座,他的母亲博纳·萨伏伊驱赶了初次表露出权力野心的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将威胁暂时消除。
但是,卢多维科·斯福尔扎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回到米兰城,作为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的次子,现任公爵的叔叔,一位能力不错的政治家,他无疑是有资格担任公爵监护人的,若不是操之过急而引起了众人的警惕,米兰城的权力蛋糕必然有他的一份。
无论如何,多年以来的战争阴影似乎已经远去,地中海世界的百姓享受到了来之不易的安宁。
这半年来,东罗马帝国也处于稳定发展期,各项改革在强权的威压下稳步推进,各种产业在贵金属和市场的刺激下茁壮勃发,在打碎了通往西方市场的一切枷锁后,大量的东罗马商品要么通过拉古萨自由市和威尼斯总督区注入意大利,要么通过汉萨同盟的贸易网络流入大西洋,君士坦丁堡和迦太基的金融市场空前繁荣。
这半年里,巴尔干半岛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出生于威尼斯共和国的雇佣兵元帅,向东罗马帝国妥协的达尔马提亚公爵巴托洛缪·科莱奥尼去世了,这位军阀头目曾通过贪污,走私和腐败从威尼斯政府的手上骗来了大笔财富,又趁着威尼斯衰弱之际,拿着这笔财富招兵买马,割据一方,也拿着这笔财富将达尔马提亚的局势稳定了下来,一方面向东罗马帝国效忠,一方面也和匈牙利王国眉来眼去,试图保留自己实际上的独立地位。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科莱奥尼的筹谋无疑是成功的,东罗马帝国不是威尼斯共和国,对达尔马提亚没有多大兴趣,匈牙利王国也将重心放在了中欧霸权的争夺上,首鼠两端的行为没有换来任何一方的攻打,反倒为达尔马提亚保住了几分元气,尽管这个狭长的沿海领地仍然因为威尼斯的灭亡和亚得里亚贸易的衰落而大不如前。
由于科莱奥尼本来就是雇佣兵头目出身,跟随他一起割据达尔马提亚的一群“新贵”也多为佣兵出身,这些人桀骜不驯,目无法度,对西欧传统封建关系嗤之以鼻,人人都怀着占地为王的野心。
这僭主,斯福尔扎能做,科莱奥尼能做,我又有何不可?
于是,科莱奥尼死后,他指定的继承人没过一月便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宫中,达尔马提亚烽烟四起,科莱奥尼的儿子们和下属们向佣兵队长许诺着金钱与土地,争夺着“至高无上”的公爵之位。
这些人也产生了派系分歧,一部分亲东罗马帝国,一部分亲匈牙利王国,但两个大国均对他们的出兵请求没什么兴趣。
拉古萨城向东罗马效忠,拉古萨以南的部分领土属于采蒂涅主教区,一些北部岛屿也在很久以前被科莱奥尼割让给匈牙利王国,价值最高的一些地方早就被瓜分过一次,残存下来的达尔马提亚公国仅剩下不到十万的人口,已经不值得两国交恶。
但是,达尔马提亚毕竟拥有曲折的海岸线和一些天然良港,自然吸引了一些野心家的注意。
巴尔干半岛西北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一支马车队缓缓向北而行,马车的车厢上绘制着巴列奥略的皇室徽章,旁边的护卫队规格很大,虎视眈眈地环顾周围,生怕出现一点事故。
一辆马车上,塞尔维亚大公国的陆军元帅罗伊斯顿偏过头,看向一旁的年轻人。
“巴西尔殿下,山路颠簸,您还适应吗?”
“马上就要到了,大公正在等您。”
“呵呵,我虽然不是什么军人,但小时候还是进行过一些体能训练的,没那么娇贵。”
巴西尔扶了扶眼镜,摇摇头。
“我只是借道回家,顺便看看曼努埃尔叔叔罢了,你们无需太过在意。”
罗伊斯顿点点头,不再言语。
罗伊斯顿是塞尔维亚大公国布兰科维奇王朝的旁系后裔,布兰科维奇王朝灭亡后,他从新任大公曼努埃尔手中得到了布兰科维奇家族的部分地产,被册封为伯爵,先后担任塞尔维亚的矿业大臣和陆军元帅,地位仅次于担任宰相的康斯坦丁·德拉加什。
塞尔维亚大公国是与东罗马帝国关系最亲近的附属国,两国的贵族富商多有来往,两国百姓也可以在对方城市中得到最高待遇,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大多对塞尔维亚的政治局势有些了解,知道何为塞尔维亚三大家族,即皇室近亲,圣海伦娜的巴列奥略,皇室远亲德拉加什和皇室姻亲布兰科维奇。
这三大家族均是先皇君士坦丁十一世延伸出来,圣海伦娜的巴列奥略为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幼子一系,德拉加什是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母族,布兰科维奇则是妻族。
十年前,塞尔维亚内乱,东罗马皇弟曼努埃尔在以撒的支持下占据南塞尔维亚,将首都尼什更名为圣海伦娜,开启了塞尔维亚巴列奥略王朝的统治。
十年里,曼努埃尔逐渐成长,为了遏制塞尔维亚的封建主势力,他以个人名义购买了东罗马皇室各个公司的大量股份,在殖民扩张和资本扩张中挣到了大笔财富,又通过这笔财富邀请德意志技术人员,大规模开采塞尔维亚的各种矿藏,将其通过河运或陆运卖给东罗马商人,大公的钱包迅速鼓了起来,与塞尔维亚的其余封建主拉开了差距。
曼努埃尔没有将挣来的金钱浪费在奢侈放荡和大兴土木上,而是整顿了塞尔维亚的军事体制,效仿东罗马帝国,建立了直属于君主个人的国家常备兵。 ↑返回顶部↑
光阴流转,时钟滴答,春去夏来,朵盛开,天气温暖了起来,天空晴朗了起来,地中海世界迎来了1477年的盛夏。
自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位于法兰西东部的勃艮第和弗朗什孔泰后,欧洲大陆迎来了久违的和平,马克米西利安皇子和玛丽女公爵的婚姻让他们稳住了尼德兰的局势,瓦卢瓦家族与哈布斯堡家族瓜分了大胆查理的遗产,虽然未能达成和约,但双方均没有立马开战的打算。
米兰公爵的遇刺让这个北意大利第一强权陷入动荡,但大范围的战争被扼杀在摇篮里,负责摄政的太后也没有在拉斯佩齐亚之事上斤斤计较,在米兰驻军撤走后,东罗马帝国外籍军团的第二拉丁海军陆战团登陆拉斯佩齐亚,迪马尔科市长夺回了自己的城市,迦太基——拉斯佩齐亚航线逐渐恢复着过往的繁荣。
尽管斯福尔扎家族仍然没有得到神圣罗马皇帝的册封,仍然属于“僭主公爵”,但他们还是稳定了米兰城的局势,小公爵吉安在几位监护人的辅佐下坐稳了宝座,他的母亲博纳·萨伏伊驱赶了初次表露出权力野心的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将威胁暂时消除。
但是,卢多维科·斯福尔扎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回到米兰城,作为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的次子,现任公爵的叔叔,一位能力不错的政治家,他无疑是有资格担任公爵监护人的,若不是操之过急而引起了众人的警惕,米兰城的权力蛋糕必然有他的一份。
无论如何,多年以来的战争阴影似乎已经远去,地中海世界的百姓享受到了来之不易的安宁。
这半年来,东罗马帝国也处于稳定发展期,各项改革在强权的威压下稳步推进,各种产业在贵金属和市场的刺激下茁壮勃发,在打碎了通往西方市场的一切枷锁后,大量的东罗马商品要么通过拉古萨自由市和威尼斯总督区注入意大利,要么通过汉萨同盟的贸易网络流入大西洋,君士坦丁堡和迦太基的金融市场空前繁荣。
这半年里,巴尔干半岛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出生于威尼斯共和国的雇佣兵元帅,向东罗马帝国妥协的达尔马提亚公爵巴托洛缪·科莱奥尼去世了,这位军阀头目曾通过贪污,走私和腐败从威尼斯政府的手上骗来了大笔财富,又趁着威尼斯衰弱之际,拿着这笔财富招兵买马,割据一方,也拿着这笔财富将达尔马提亚的局势稳定了下来,一方面向东罗马帝国效忠,一方面也和匈牙利王国眉来眼去,试图保留自己实际上的独立地位。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科莱奥尼的筹谋无疑是成功的,东罗马帝国不是威尼斯共和国,对达尔马提亚没有多大兴趣,匈牙利王国也将重心放在了中欧霸权的争夺上,首鼠两端的行为没有换来任何一方的攻打,反倒为达尔马提亚保住了几分元气,尽管这个狭长的沿海领地仍然因为威尼斯的灭亡和亚得里亚贸易的衰落而大不如前。
由于科莱奥尼本来就是雇佣兵头目出身,跟随他一起割据达尔马提亚的一群“新贵”也多为佣兵出身,这些人桀骜不驯,目无法度,对西欧传统封建关系嗤之以鼻,人人都怀着占地为王的野心。
这僭主,斯福尔扎能做,科莱奥尼能做,我又有何不可?
于是,科莱奥尼死后,他指定的继承人没过一月便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宫中,达尔马提亚烽烟四起,科莱奥尼的儿子们和下属们向佣兵队长许诺着金钱与土地,争夺着“至高无上”的公爵之位。
这些人也产生了派系分歧,一部分亲东罗马帝国,一部分亲匈牙利王国,但两个大国均对他们的出兵请求没什么兴趣。
拉古萨城向东罗马效忠,拉古萨以南的部分领土属于采蒂涅主教区,一些北部岛屿也在很久以前被科莱奥尼割让给匈牙利王国,价值最高的一些地方早就被瓜分过一次,残存下来的达尔马提亚公国仅剩下不到十万的人口,已经不值得两国交恶。
但是,达尔马提亚毕竟拥有曲折的海岸线和一些天然良港,自然吸引了一些野心家的注意。
巴尔干半岛西北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一支马车队缓缓向北而行,马车的车厢上绘制着巴列奥略的皇室徽章,旁边的护卫队规格很大,虎视眈眈地环顾周围,生怕出现一点事故。
一辆马车上,塞尔维亚大公国的陆军元帅罗伊斯顿偏过头,看向一旁的年轻人。
“巴西尔殿下,山路颠簸,您还适应吗?”
“马上就要到了,大公正在等您。”
“呵呵,我虽然不是什么军人,但小时候还是进行过一些体能训练的,没那么娇贵。”
巴西尔扶了扶眼镜,摇摇头。
“我只是借道回家,顺便看看曼努埃尔叔叔罢了,你们无需太过在意。”
罗伊斯顿点点头,不再言语。
罗伊斯顿是塞尔维亚大公国布兰科维奇王朝的旁系后裔,布兰科维奇王朝灭亡后,他从新任大公曼努埃尔手中得到了布兰科维奇家族的部分地产,被册封为伯爵,先后担任塞尔维亚的矿业大臣和陆军元帅,地位仅次于担任宰相的康斯坦丁·德拉加什。
塞尔维亚大公国是与东罗马帝国关系最亲近的附属国,两国的贵族富商多有来往,两国百姓也可以在对方城市中得到最高待遇,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大多对塞尔维亚的政治局势有些了解,知道何为塞尔维亚三大家族,即皇室近亲,圣海伦娜的巴列奥略,皇室远亲德拉加什和皇室姻亲布兰科维奇。
这三大家族均是先皇君士坦丁十一世延伸出来,圣海伦娜的巴列奥略为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幼子一系,德拉加什是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母族,布兰科维奇则是妻族。
十年前,塞尔维亚内乱,东罗马皇弟曼努埃尔在以撒的支持下占据南塞尔维亚,将首都尼什更名为圣海伦娜,开启了塞尔维亚巴列奥略王朝的统治。
十年里,曼努埃尔逐渐成长,为了遏制塞尔维亚的封建主势力,他以个人名义购买了东罗马皇室各个公司的大量股份,在殖民扩张和资本扩张中挣到了大笔财富,又通过这笔财富邀请德意志技术人员,大规模开采塞尔维亚的各种矿藏,将其通过河运或陆运卖给东罗马商人,大公的钱包迅速鼓了起来,与塞尔维亚的其余封建主拉开了差距。
曼努埃尔没有将挣来的金钱浪费在奢侈放荡和大兴土木上,而是整顿了塞尔维亚的军事体制,效仿东罗马帝国,建立了直属于君主个人的国家常备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