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朝圣经济(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曼努埃尔认为,虽然塞尔维亚地处山地丘陵,但这个民族的长处却是骑兵,塞尔维亚的轻骑兵在东罗马统治时期就非常出名,塞尔维亚重骑兵在安卡拉之战中的卓越表现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塞尔维亚的常备兵只能是骑兵。
  准备组建常备兵时,曼努埃尔正在清剿塞尔维亚国内因为多年混乱而层出不穷的盗匪流寇,那时的他还没有一支真正的常备兵,只能依靠大量的雇佣兵和民兵逐步扫荡强盗窝点,在此过程中,他深刻见识到了部分强盗超绝的骑术和悍不畏死的战斗意志,决定以收编代清剿,没有将这些强盗骑兵斩尽杀绝,而是用各种手段将他们收入麾下,以愿意归顺的强盗作为教官和队长,组建了两千人的常备骑兵。
  这些骑兵均为轻骑兵,主要使用马刀,衣着和帽饰都很哨,野蛮而善战,勇敢而狂躁,擅长山地游击战,战术风格与马匪强盗颇有相似之处。
  曼努埃尔对此没什么意见,为这支轻骑兵取名为“骠骑兵”,在塞尔维亚语中,这就是“强盗”的意思。
  接着,曼努埃尔还大力引进东罗马资本和东罗马技术,将大量的矿产开发了出来,将原来无法种植小麦的恶劣土地种上了土豆和红薯,塞尔维亚人口迅速增长,民众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曼努埃尔很快便摆脱了“外来者”的身份,成为了百姓们口中的“贤君圣主”。
  钱,兵,民心,当曼努埃尔得到这一切之后,立马开始了自己的中央集权,通过金钱购买和军事威压的手段从封建主手中收回了大量的土地,凡有不满直接杀戮。
  他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中央政府,实行“开明专制”,严查贪污腐败,审核教会地产,将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授予百姓,严禁私占公用土地,允许百姓通过捕鱼和狩猎来改善生活,允许他们自由开垦,自由迁移。
  但是,曼努埃尔是一个自私的人,他没有为民众带来解放,没有直接实行东罗马帝国的行政制度和自由化改革,没有选择将塞尔维亚的封建制度破坏干净,而是通过常规手段从封建主手中收回土地和人口,将其全部转化为自己的封建领地和封建子民,除了地主和残存大贵族外,其他的百姓都是没有土地的,他们在名义上相当于曼努埃尔的佃农,按时缴税,租用农田,享受成果,只有使用权和收获权,这种权力也可以世袭传递,但没有最高所有权。
  截止到1474年末,曼努埃尔已经成为了塞尔维亚最大的封建主和资本家,全国百分之六十的土地都聚集在他一个人的手里,全国百分之五十的百姓都变成了他的领民。
  在东罗马帝国,土地是属于农民的私有财产,农民对自己的土地拥有自由处置权,如果不是在全国紧急状态,政府无权过问,但在曼努埃尔的领地上,地和人都是大公阁下的,所有权力都牢牢掌控在他的手中。
  当然,自从脱离东罗马帝国掌控后,塞尔维亚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很多年,百姓们对这一套政策早已习惯,曼努埃尔的眼光比较长远,至少不会像过去的那些小封建主一样竭泽而渔,肆意压榨,百姓生活水平的确得到了提高,他们对曼努埃尔也胸怀感激。
  除此之外,曼努埃尔还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打击主张废除贵族和教会的鲍格米勒派基督徒,禁止意大利的共和主义者踏上他的国土,在帝国内部的各种会议上也旗帜鲜明地站在保守派一边,主张进行言论管控,禁止复古共和思想,限制对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政治体制的研究和吹捧。
  曼努埃尔没有超越时代的眼光,对古典共和也十分不屑,他只是一位相对贤明有为的普通统治者,中央集权,兴利除弊,富国强兵,改善百姓生活……这一切统治政策的初心不是为了社会进步,而是为了他自己和他的子孙后代。
  1475年初,曼努埃尔的前期准备基本实现,野心勃勃的他不再沉寂,开启了自己的扩张计划。
  环顾地图后,曼努埃尔将目标放在了西边的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上,实在没办法,北边是匈牙利,东边和南边都是东罗马帝国的领土,他只有这么一个扩张方向。
  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处于东正教世界与天主教世界的夹缝之中,历来受到两个教会的影响,但两个教会均未能占到上风,民间信仰十分驳杂,主张废除贵族和教会的鲍格米勒派在这里生根发芽,数不清的各式各样的基督教异端思想在这里传播,这使得整个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成为了“异端温床”,梵蒂冈教宗的眼中钉,君士坦丁堡大牧首的肉中刺。
  这里贫穷而落后,土地资质十分一般,可利用土地面积十分狭小,没有什么特殊价值,除极个别天选之地外,基本孕育不出任何大城市,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加在一起也不到四十万人,再加上易守难攻,异端遍布,无论是东罗马帝国还是匈牙利王国都不太想在这里多下功夫,得不偿失。
  但是,对于曼努埃尔来说,波斯尼亚倒在其次,黑塞哥维那却是不得不争取的一块领地——他太想要一座沿海港口了。
  在曼努埃尔看来,东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够在皇兄伊萨克的手上迎来复兴,完全就是因为他成功赶上了大航海的潮流,大量的新鲜事物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贵金属来源则导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飞速上升,在曼努埃尔心里,如果想要实现富国强兵,参与大航海是必经之路。
  在此之前,曼努埃尔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航海之路,塞尔维亚虽然是一个内陆国,但却坐拥多瑙河口岸,曼努埃尔的船队可以通过多瑙河驶入黑海,再借助东罗马帝国的港口链驶向远方,他所派出的探险船队已经在巴西王国的南部建立了一个仅有几十人的定居点,依照当地人的叫法,将其命名为乌拉圭殖民地。
  但是,多瑙河航线毕竟太过遥远,耗时太长,曼努埃尔的探险没能带来多少收益,为了加入到瓜分世界的盛宴之中,他必须寻求一个真正的沿海港口。
  再者,黑塞哥维那和波斯尼亚拥有为数不少的塞尔维亚正教徒,他们将会是曼努埃尔军事行动的绝佳借口和绝佳助力。
  东罗马帝国自巴尔干驱逐突厥之后,巴尔干半岛上残存下来的突厥部落或死或逃,希腊半岛光复了,他们跑去塞尔维亚洗劫,塞尔维亚被曼努埃尔占据了,他们又跑去一片混乱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些突厥穆斯林往往会重拾老祖宗的传统,像马匪一样四处劫掠,这进一步摧毁了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的地方秩序,基督徒百姓苦其久矣,贵族们却争权夺利,既打不过,也不想打。
  1475年初,黑塞哥维那的一群塞尔维亚正教徒受不了长时间的宗教冲突和突厥劫匪,向东迁入塞尔维亚大公国境内,寻求曼努埃尔的庇护。
  自从曼努埃尔整顿国政,让塞尔维亚大公国稳定下来后,这种情况早就成为了家常便饭,包括那些塞尔维亚难民在内,大家都没怎么当回事。
  然而,这一次的情况有所不同,令难民们无比吃惊的是,曼努埃尔不仅亲自接见了他们,为他们提供了粮食和衣物,还耐着性子听他们倾诉自己的苦衷,要求他们将自己的悲惨遭遇详细讲述给一位来自君士坦丁堡的报社记者。
  不久之后,君士坦丁堡的几家报社先后刊登了塞尔维亚难民的事迹,大张旗鼓地指出,巴尔干半岛上的突厥灾祸仍未完全清除,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的混乱局势恰好给了他们四处作乱的机会,呼吁最能代表全体正教徒的东罗马帝国出兵保护同宗兄弟。
  当时的东罗马帝国忙于西地中海纷争,根本无力关注巴尔干事务,曼努埃尔则趁着这个机会发表声明,认为自己是皇帝册封的塞尔维亚大公,有责任替皇帝分忧,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子民。
  接着,曼努埃尔在塞尔维亚国内召集重兵,浩浩荡荡地杀向西方的黑塞哥维那,将主要目标放在了塞尔维亚正教徒的聚集区上。
  其实,由于地势复杂,山路崎岖,黑塞哥维那相当难打,原时空中的奥斯曼帝国都在这里消耗了不少时间,直到最后都没能完全攻下——采蒂涅人依靠太过险要的地势和过于贫穷的土地维持了实际上的完全自治,成为南斯拉夫正教徒的一根独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