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朝圣经济(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早在阿尔巴尼亚战争期间,东罗马帝国就借着反对威尼斯殖民者的契机获取了采蒂涅主教亚历山大的效忠,采蒂涅主教区实际上成为了东罗马帝国一个较为特殊的属地,由于过于贫穷,他们处于完完全全的自治状态,每年只用象征性地向君士坦丁堡上缴一些当地特产红葡萄酒。
  所以,曼努埃尔提前造势,用宗教名义要求采蒂涅主教区让出道路,允许他的大军通过最为险要的一段山路,直插黑塞哥维那腹地。
  尽管受到鲍格米勒派影响颇深的亚历山大主教历来不喜欢曼努埃尔这位保守派,但他还是迫于形势答应了曼努埃尔的请求,塞尔维亚大军成功绕过了黑塞哥维那人的边境堡垒,捅进了他们最柔软的腹地。
  接下来的战争就显得乏善可陈,曼努埃尔奔波在一个个反叛区中,剿灭不服管制的鲍格米勒派信徒,清除下山劫掠的突厥马匪,从内陆开始,一步步朝大海推进。
  为了避免引起匈牙利人的不满,曼努埃尔的军事行动十分小心,占领了面积不大的黑塞哥维那与波斯尼亚南部边境的一些塞尔维亚定居点之后,再也没有向北方继续进军。
  两年过去,不愿改信正教的鲍格米勒派信徒均被驱逐出境,曼努埃尔在黑塞哥维那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定了下来。
  “巴西尔殿下,我们到了。”
  罗伊斯顿轻声提醒道。
  “前方就是殿下钦定的黑塞哥维那公国首都,萨拉热窝。”
  巴西尔点点头,探出脑袋,看向这座包围在山脉与河流间的城市。
  城市不算大,具有鲜明的穆斯林风格,建筑规划十分用心,城市之外有几座村庄,村庄旁边的农田郁郁葱葱。
  “这里很早就有人居住了,但这座城市最早是由奥斯曼人所建。”
  罗伊斯顿解释道。
  “伊萨克皇帝自巴尔干驱除突厥后,相当一部分突厥残部逃到了这里,他们占地为王,征用当地百姓,建造了一座小城堡,曼努埃尔殿下占据这里后,费了很大力气,准备将这里打造为一座大城市。”
  “为什么要把这座城市当成统治中心呢?”
  巴西尔有些疑惑地问。
  “看上去似乎没多少人。”
  “起初,殿下也不知道该把黑塞哥维那的行政中心放在什么地方,因为这里实在是过于贫穷,任何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我们必须得自己建造。”
  罗伊斯顿无奈地摇摇头。
  “后来,殿下给您的父亲写了一封信,求取册封的同时,也询问了一下他的意见。”
  “是皇帝指定了这座城市,认为萨拉热窝是整个地区唯一有潜力成为大城市的定居点,建议殿下在这里多下功夫。”
  “好吧,父皇应该是对的。”
  巴西尔抿了抿嘴。
  “不过看样子,曼努埃尔叔叔的努力效果不佳。”
  “实在没办法,人口太少了,整个黑塞哥维那总共只有八万余人,什么都发展不起来。”
  罗伊斯顿叹了口气。
  “包括我们拿下的沿海地区,连一座好一点的港口也没有,当真是一穷二白。”
  “殿下曾邀请君士坦丁堡的港务专家来海岸线考察,他们说,那里基本不具备建造大型港口的资质,达尔马提亚人的群岛横在海岸线前,这使得商船进出十分困难。”
  “这一次,达尔马提亚公国内乱,殿下准备再次出兵,看看能不能要来这些群岛。”
  巴西尔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两人不再说话,马车队陆续进城,城头上飘扬着曼努埃尔的旗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