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空港计划(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80章 空港计划
  在黄猛、余钱、郭旭几支队伍全速推进网道计划、竭尽全力贯通地面通道的同时,一场有关“交通”的讨论,也正在山城进行着。
  陈剑坐在作战指挥室里,安静地听着远在011基地的雷杰的报告。
  “.所以综合现在的情况来看,实际上,我们去推动大规模地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不行,但费效比相对较低。”
  “目前,整个国内面临的情况跟大灾变前老美面临的情况是一致的。”
  “那就是,地广人稀,地面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要求高,设备、人员严重不足。”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重建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按照现有人口、资源、设备的情况,我已经指令伏羲做了一次精算。”
  “如果我们想要建造一套覆盖全国的、可以容纳大型设备通行的交通网,所需要的时间在50年以上。”
  “这还是建立在人口增长迅速、教育普及程度高的前提下。”
  “如果退而求其次,我们只要求建成基本的非铺装路面,保障路面安全,需要费的时间也在10年以上。”
  “而10年这个时间,也是建立在我们投入超过20%的可用劳动力的基础上的。”
  说到这里,雷杰稍稍停顿了片刻,紧接着说道:
  “这些投入的成本能收回来吗?”
  “讲实话,能。”
  “但是,收回成本的预期,是要建立在人类长期存续、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的。”
  “一个很简单的数字计算,假设一条道路修建需要费50块钱,在之后每一年,我们都可以收回一块钱的收益,那么达到平衡点,至少也需要五十年。”
  “我们按照火种计划的大纲,我们实际上是没有50年的时间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这种大规模的基建工作,对我们没有太大意义。”
  话音落下,陈剑缓缓点了点头。
  确实没有意义。
  实际上,哪怕是他所提出的“网道计划”,也不过是打算借助原本存在的简易道路,去构成一个能够让低武装平民群体完成迁徙的相对安全环境而已。
  至于去搞什么大基建?
  别看玩笑了。
  以境内这种地理环境,别说搞大基建,哪怕是修复大灾变之前的基建,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不然,华夏军也不会放着那么多早就存在的交通基建设施不用,而非要自己开路了。
  有些桥是过不去的,有些路是走不通的。
  甚至于,连修都是修不好的。
  真以为修一座桥容易啊?
  这玩意儿不是人口多、工业能力强、组织能力强三者任选其一就能做到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