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新战机的设计要求(求订阅)(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所长,仅仅只有一门航炮,这样是不是太极端了?”
  负责这款战机武器研究的张教授,看到示意图后有点不高兴的问道。
  毕竟他怎么也想不到,杨宁设计的这款战斗机,竟然仅仅只需要一门航炮,这就让比较传统的张教授难以接受了。
  听到这,杨宁只能耐心的解释道:“张教授,去年机载导弹,已经有了击落记录了吧?而我们,就为此付出了一名王牌飞行员。”
  “难道这还不能让我们吸取教训?”
  “那也不能只搭载一门航炮,要是敌机一旦近身,一门航炮根本就不能让我们的飞机自保。”张教授服气的说道。
  杨宁没有直接回答他这个问题,反而对负责研究机载雷达的韩教授问道:“韩教授,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机载雷达最远的探测距离和火控距离是多少?”
  韩教授想了想:“如果采用集成电路的话,考虑到机载雷达的体积限制,最打探距离只能够达到60公里,至于火控距离,那就要看机载导弹的制导能力了。”
  随即只见杨宁又拿出一份图纸。
  “这是郭先生带领团队经过两年时间研究出来的新一代空空导弹,大家都看看。”
  没错,杨宁拿出来的,正是几年前郭先生根据杨宁意外的想法产生的那张示意图,前段时间刚刚完成设计的霹雳3空空导弹。
  引起现在我们的工业和材料技术比起原来历史上60年代好多了,郭先生率领团队研制出来的霹雳3空空导弹,最大射程达到了26公里。
  而且因为我们的电子技术目前还处在领先地位,这款导弹的控制系统比历史上的霹雳3先进多了。
  加上红外线制导技术,在最大射程内,可以精确的命中目标,最大速度也达到了3.4马赫,已经能够威胁到现在所有主流战机了。
  就算后面老大哥和鹰酱的双三战机出来了,不是还有防空导弹嘛。
  两万米以上的使用高度,3.4马赫的速度,26公里的最大射程,加上杨宁给出的示意图上那款战机十个挂点的载弹量,试想有哪款战斗机可以近身?
  “这款导弹已经制造出来了吗?”张教授看着手里导弹的性能参数,终于接受了现实。
  “试验弹已经在洪都造出来了,搭载在歼六上发射,各项数据都达到了这个数据。”
  好吧,既然试验弹已经出来并且已经试射成功了,大家也都接受了这个设计。
  既然已经有了总体的示意图和设计要求,那么接下来就是埋头苦干了。
  “黄教授,你说我们能够研究出来双转子涡扇发动机吗?”
  会议结束后,发动机研究组的人围在黄教授身边,担心的问道。
  毕竟不论是涡扇发动机还是双转子发动机,这些都是我们目前都没有涉及过的领域。
  就算现在已经进入试飞的准备的双二歼七战机,使用的依旧是单转子涡喷发动机。
  让他们一下子步入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研究,这也难怪有这样的担心了。
  大家都知道涡扇发动机省油,推力大,但这不是没研究过嘛。
  “瞧你们那没出息样!”黄教授看了一眼发动机研究组的人,没好气的说道:“当年我们什么都没有,现在还不是已经发展到已经不比老大哥和鹰酱差多少了。”
  “既然我们现在的条件不比老大哥和鹰酱差,那么凭什么他们能有,我们就不能有?”
  随即黄教授摆了摆手,大声说道:“行了,别废话了,赶紧干活!”
  与此同时,材料研究组,朱教授拿着手里的资料,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咬了咬牙,转身去了杨宁办公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