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阴阳五行(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聊聊阴阳五行
  闲来无事,发个单章,和大家吹会牛逼。
  阴阳五行!听到这四个字,这个词,大家的第一印象什么?
  先不用回答我,可以带着这个问题,看下去。
  我给出一个结论:古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吃喝拉撒,都全部围绕着这四个字,以阴阳五行为指导标准。
  那么,什么是华夏文明的阴阳?
  简单比喻下,构成世界的两种力量。
  它们既互相对抗、克制、约束,又和谐、统一,还可以互相转化。
  于是,这二者就可以拿来解释古人听到看到的一切东西。
  于是,人为被分阴阳。
  世界被分为阳间,阴间。
  气被为阳气,阴气。
  在地理上,东亚大部处于北回归线之下,太阳多数时候是对着我们的。于是,多数时候背对太阳的方向——北,是为阴。
  于是,《谷梁传》就有了——“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山是立体的,它总有一面是朝南的!它总被太阳照射的那一处,就是阳。
  好的,但水为什么是水北为阳?
  回答我!
  答案很简单: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倾西北!
  水总是从西北流向东南。
  而根据太阳在北半球的运动轨迹,射北偏多,往往会在南岸的河堤下形成一片阴影。
  想不明白这个,去补一下高中地理哈。
  好,说到这里,机智的你就会想到——那这样说,古中国河阴、河阳、山阴、山阳、淮阴、淮阳、暨阳、江阴这些行政区划的叫法,都是这么来的咯?
  是滴!
  于是,在天文上,在历法上,上古时期,古人取自二十八星宿的昭阳、困敦、大荒落、摄提格等干支意象名词,令其承载天之道的,是为阳,为干。反之,是为阴,为支。
  二十二干支——干对干,支对支——被简化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后。(这里有个木星观测修改的问题,下文讲。)
  那么,根据《黄帝内经》、伏王法——奇阳偶阴的原则。
  以阳对阳,阴对阴的对应法则。
  就得到了甲子、甲寅、甲辰、甲午、乙丑等60组干支。
  这里补充一个点。
  通过前文,我们已经知道,昭阳、大荒落等是上古时期命名的干支称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