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鞭外有鞭!乡里胥吏的生存问题(1 / 5)
第297章 鞭外有鞭!乡里胥吏的生存问题
五月初,正值麦忙时。
得益于年初的雨雪充沛,今年北方的小麦收成还算不错。
麦收之后,便是交纳夏税之时。
目前,大明的田赋沿袭前朝,依旧是夏税与秋粮两种,夏税主要以小麦、丝、绵、绢为主,秋粮主要以稻米、豆、麻为主。
有“夏税不出八月,秋粮不出次年二月”的说法。
不过在施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都折银征收,为减轻地方官府催收压力,减少中间环节克扣贪墨以及为百姓留取更多折银时间,张居正、沈念等五大阁臣商议后,决定今年依旧收取两次折银田赋,但从明年开始,田赋将在秋后统一起征,一年征税一次。
流程越简单,地方上私加杂税、贪墨的可能性便越小,结果便越透明。
与此同时。
为避免百姓折银纳税时,发生诸如“粮食降价、银贵钱贱、地方官操控实物折银或力役折银的比率等情况,内阁将这些隐患全都列入对地方官员的考成之内,哪个地方发生这样的隐患,便严惩该地方的地方官。
另外,因每年缴税时期都是贪赃枉法的高发期,朝廷给地方巡抚、布政司使、巡察御史下了死命令,严查一切利用特权,贪赃枉法的官员胥吏。
这使得一条鞭法看上去俨然是一条完美之策。
……
五月二十八日,午后。
内阁值房,二楼中堂,会议厅。
殷正茂、申时行、王锡爵、沈念四人陆续来到厅内。
这时,两名中书舍人抱着两摞文书来到厅内,将文书放在桌上后,一名中书舍人开口道:“四位阁老,张阁老让诸位先看一看桌上的这些文书,他大概一刻钟后过来。”
“好!”殷正茂点了点头。
张居正让四人看这些文书,必然有深意,当即四人便拿起桌上的文书阅览起来。
不到半刻钟,四人便看完了桌上的文书。
这些文书来自各个行省的巡抚、御史、布政司使等省级主官,所述之事皆是近半个月来各个行省的重要事件,特别是有关夏税的折银征收。
殷正茂轻捋胡须,皱眉道:“这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如何严打,也禁不住乡里的克扣贪墨、滥加私税之风!”
申时行、王锡爵、沈念三人的脸色也都变得严肃起来。
近半个月来,因折银夏税开始征收,县乡的贪赃枉法问题尤为严重。
有胥吏称量白银时,在银秤上动手脚,若百姓不私下送礼,一两银能被称作六钱银。
有胥吏在收税时向百姓索要茶水钱、笔墨钱、跑腿钱、鞋裤钱、雨伞钱等。
还有胥吏向百姓公然索贿,没有送礼便交不了税,然后被当作抗税惩处。
……
胥吏们如此做。
一些地方县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县官则是与之同流合污。 ↑返回顶部↑
五月初,正值麦忙时。
得益于年初的雨雪充沛,今年北方的小麦收成还算不错。
麦收之后,便是交纳夏税之时。
目前,大明的田赋沿袭前朝,依旧是夏税与秋粮两种,夏税主要以小麦、丝、绵、绢为主,秋粮主要以稻米、豆、麻为主。
有“夏税不出八月,秋粮不出次年二月”的说法。
不过在施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都折银征收,为减轻地方官府催收压力,减少中间环节克扣贪墨以及为百姓留取更多折银时间,张居正、沈念等五大阁臣商议后,决定今年依旧收取两次折银田赋,但从明年开始,田赋将在秋后统一起征,一年征税一次。
流程越简单,地方上私加杂税、贪墨的可能性便越小,结果便越透明。
与此同时。
为避免百姓折银纳税时,发生诸如“粮食降价、银贵钱贱、地方官操控实物折银或力役折银的比率等情况,内阁将这些隐患全都列入对地方官员的考成之内,哪个地方发生这样的隐患,便严惩该地方的地方官。
另外,因每年缴税时期都是贪赃枉法的高发期,朝廷给地方巡抚、布政司使、巡察御史下了死命令,严查一切利用特权,贪赃枉法的官员胥吏。
这使得一条鞭法看上去俨然是一条完美之策。
……
五月二十八日,午后。
内阁值房,二楼中堂,会议厅。
殷正茂、申时行、王锡爵、沈念四人陆续来到厅内。
这时,两名中书舍人抱着两摞文书来到厅内,将文书放在桌上后,一名中书舍人开口道:“四位阁老,张阁老让诸位先看一看桌上的这些文书,他大概一刻钟后过来。”
“好!”殷正茂点了点头。
张居正让四人看这些文书,必然有深意,当即四人便拿起桌上的文书阅览起来。
不到半刻钟,四人便看完了桌上的文书。
这些文书来自各个行省的巡抚、御史、布政司使等省级主官,所述之事皆是近半个月来各个行省的重要事件,特别是有关夏税的折银征收。
殷正茂轻捋胡须,皱眉道:“这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如何严打,也禁不住乡里的克扣贪墨、滥加私税之风!”
申时行、王锡爵、沈念三人的脸色也都变得严肃起来。
近半个月来,因折银夏税开始征收,县乡的贪赃枉法问题尤为严重。
有胥吏称量白银时,在银秤上动手脚,若百姓不私下送礼,一两银能被称作六钱银。
有胥吏在收税时向百姓索要茶水钱、笔墨钱、跑腿钱、鞋裤钱、雨伞钱等。
还有胥吏向百姓公然索贿,没有送礼便交不了税,然后被当作抗税惩处。
……
胥吏们如此做。
一些地方县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县官则是与之同流合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