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对鹰宝具(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653章 对鹰宝具
  和黄金不一样,f14的运输是大问题。
  从鹅城到大西北几千公里距离,组装好飞过去指定出事,而铁路运输宽度又不够,海运到不了沙漠。
  最后商议的办法是折中,所有f14拆掉机翼和尾翼后从船坞装上多艘小型内河轮船,一路抵达蜀川的小县城,再通过超限运输拉到人烟较少的区域就很安全了。
  等飞机和发动机到了西北,再逐渐进行改装作业、试飞等等,只要稍微注意些老米卫星经过的时间基本不会有大问题。
  空军安排下去后紧接着就是f110的问题。
  唐文本来打算把f110交给国内的航发所啃,但现实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便决定自力更生。
  606所对买卖人口的生意没有意见,甚至几个副所(总师级)都想把自己卖掉改善下所里生活,不过被上面一道命令打了回去。
  最后还是海军提出了方案:
  盖金将f110发动机实物和资料作价卖给国内,但折算出的价格换算成“人”,将一些组织内有能力、又不太留得住、想下海的研究员放给盖金。
  虽然这样做还是有人口买卖的嫌疑,但目前的说法叫“借调”。
  不是买卖,是把研究所的人借调到航空机械厂,原来的编制依旧保留,不过不发薪水,惯用的停薪留职手段。
  想出来“闯一闯”的人可一点也不少,与其放到国外去刷盘子,还不如扔给盖金呢。
  而且国内航发人才并不局限于606所,得益于曾经的三线建设全国到处都有航发所(就跟到处都是光刻机所一样),搜罗搜罗满足唐文要求的人还是不少。
  最后东拼西凑唐文拿到了一份名单,来自天南海北共31人,没有现任的总师,但曾经主导过项目的副总师有3个,其他人都有实际研发经验绝对没有滥竽充数。
  这31人扔出去可以组成一个正经研究所的核心团队,配上航空机械厂自己的外围人员,就是一个完整的航发研究所。
  唐文在名单中还看到了几个有些眼熟的名字,虽然回想不起来未来的成就,但相信还能有印象的人绝对不差。
  在一一亲自手写完聘请书各自发出邮件后,普鲁士号也终于抵达了预定的测试海域。
  ……
  选定的实验地点相当空旷。
  唐文以新锡兰、智例、南极三个地区为点画外接圆,选定的中心点就是实验地点,距离任意一方都有3000到5000公里距离,甚至周边连什么小岛都没有。
  偶尔会有一些渔民,好在有u艇跟随并未被发现。
  普鲁士号的后面还拖着一艘在海上无意间遇到的破烂渔船,以作为实验对象。
  这艘渔船起码漂泊了几年,到时候会在上面点燃油桶作为热源吸引攻击
  若干扰真的有效,那么攻击的aim-9导弹就会在靠近时候被“洪水”烧毁从而失效,通过实战来检验效果。
  “天气,晴,风向东南2级。”
  柴郡站在普鲁士号的船头,感受着发带飘扬的力度记下实验条件。
  附在战舰上虚空视角的唐文忽然心生疑问,自己那么多d系战舰怎么没有d系舰娘?
  这次的实验他充分吸取了圣诞战役差点阵亡的教训,普鲁士上的洪水干扰系统峰值功率可是超过100兆瓦,如此恐怖的电磁信号下军舰上的辐射可想而知。
  虽然唐文猜测系统大概率会保他无事,但他显然记得电科14所的手册里有警告反射面会覆盖到微波频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