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物是人非(1 / 7)
第313章 物是人非
“欢迎欢迎,欢迎郑先生回乡探亲。”
望着机场这边一水儿的官员,郑毅也是微不可查地叹息了一声,然后对他们一一点头示意。
“姑父,欢迎回家。”
郑毅看着眼前的中年男人笑着道:“是吉隆啊,这么多年没见,你怎么胖成这样了啊,你亲自来接我来了啊,呵呵呵,让我来看看。”
说着,郑毅一点也不客气,不看场合地捏起了李吉隆的脸。
这个昔日被作为李家,乃至他郑毅本人代言人两条腿走路的另一条腿,给送回到国内做筹码的,如今也已经是身居高位,至少在中年这个年纪上已经做得很高了。
“别捏啊姑父,还有记者和摄像机呢啊,而且我也没有很胖啊。”
李吉隆的生活条件无疑是比其他同时期的国人要好得多的,毕竟他本来就是从企业口上来的,负责的又是招商引资的工作,免不得要请客喝酒什么的,以至于明明是不到五十的年纪,啤酒肚和脂肪肝就都喝出来了。
“上车吧姑父,上车,上车吧。”
“嗯。”
郑毅带着外孙女跟他一块上了轿车,红旗牌儿的,看得出这车也有点年头了,开起来甚至还在突突地冒黑烟,这个时期的红旗轿车用的还是苏俄的技术,苏俄的玩意也就这德行,烧油,冒烟,舒适度也一般。
郑毅坐着都觉得这玩意还不如他们新加坡生产的丰田皇冠,特颠簸。
“对了姑父,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您是福州人,可您是福州哪里人啊,实不相瞒,咱们这些人在福州,乃至整个福建都快把户籍侧给翻烂了,也没找得出您到底是福州哪的,您这次回乡……要祭祖么?都什么流程啊。”
郑毅闻言也是莞尔一笑,这事儿还真是说不清。
事实上最近这几年他也知道,福建下边的这几个县为了弄明白他到底是哪的人都有点疯魔了,听说但凡是有点关系的,哪个村子里有人姓郑,都恨不得找那些老人将祖宗十八辈的家谱给翻出来。
还真有人拿出了不少的所谓证据,不过上面其实也都知道哪些证据不怎么靠谱,以至于这事儿现如今都成为他们福州,乃至整个福建的一桩悬案了。
郑毅也知道这事儿逃不掉了,当然以他的身份地位他满嘴跑火车的胡说八道也没什么,道:“我就是福州城城里的,再具体一些的,我就也不知道了,你知道我小时候其实是在美国长大的,家里具体是从福州哪出来的,我爸活着的时候就没跟我说清楚,因此我其实自己也不太清楚。”
“那您父亲的名讳是……”
“这个么……英文名叫皮特郑,华人同胞就管他叫老郑,他是跟着我爷爷一块来的美国,在家,他说家里要学习美国文化,也让我叫他皮特,我也没问过他中文名到底叫什么,至于我爷爷,嗯……”
“那您祖父叫什么?”
“叫……史密斯。”
李吉隆:“…………”
“我爷爷死得太早,他死的时候我才刚记事,身边的邻居只知道他叫老郑,史密斯郑,倒是也并不知道他全名叫什么。”
李吉隆闻言苦笑:“姑父你……这可真是给咱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啊,怕不是下边那些郑家村,要为此火并上几场了。”
郑毅笑笑道:“没关系,我知道福州是我家就行了,况且你是知道我的,咱是洋装虽然穿在身,心却一直都是中国心的。”
李吉隆:“这是自然,打从抗日战争时起,您和南洋华侨就给予了祖国极大的支持,这么多年下来,祖国与华侨,那也是心连着心,打断骨头连着筋的。”
“国家已经定下了政策,要在福建和广东两个地区,优先开放,尤其是对于南洋华人,尤其是像姑父这样的爱国华人大开方便之门,同时在福建成立特区,专门用做招商引资。”
“简单理解,就是福建,广东两个省,目前对南洋的华人是开放的,欢迎投资,但目前为止其他的地区还不太支持你们独资,上边正在规划,要让广东的深圳,和福建的厦门做个示范特区,应该是可以独资的。”
闻言,一旁的郑小彤不屑地撇嘴道:“咱们南盟在全世界做生意都是带着我们的条件,甚至要带枪,驻军的,回国报效祖国,居然还得合资,呵呵,跟谁合资?主导权又在谁的手里?有了利益纠葛又要找谁去打官司?” ↑返回顶部↑
“欢迎欢迎,欢迎郑先生回乡探亲。”
望着机场这边一水儿的官员,郑毅也是微不可查地叹息了一声,然后对他们一一点头示意。
“姑父,欢迎回家。”
郑毅看着眼前的中年男人笑着道:“是吉隆啊,这么多年没见,你怎么胖成这样了啊,你亲自来接我来了啊,呵呵呵,让我来看看。”
说着,郑毅一点也不客气,不看场合地捏起了李吉隆的脸。
这个昔日被作为李家,乃至他郑毅本人代言人两条腿走路的另一条腿,给送回到国内做筹码的,如今也已经是身居高位,至少在中年这个年纪上已经做得很高了。
“别捏啊姑父,还有记者和摄像机呢啊,而且我也没有很胖啊。”
李吉隆的生活条件无疑是比其他同时期的国人要好得多的,毕竟他本来就是从企业口上来的,负责的又是招商引资的工作,免不得要请客喝酒什么的,以至于明明是不到五十的年纪,啤酒肚和脂肪肝就都喝出来了。
“上车吧姑父,上车,上车吧。”
“嗯。”
郑毅带着外孙女跟他一块上了轿车,红旗牌儿的,看得出这车也有点年头了,开起来甚至还在突突地冒黑烟,这个时期的红旗轿车用的还是苏俄的技术,苏俄的玩意也就这德行,烧油,冒烟,舒适度也一般。
郑毅坐着都觉得这玩意还不如他们新加坡生产的丰田皇冠,特颠簸。
“对了姑父,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您是福州人,可您是福州哪里人啊,实不相瞒,咱们这些人在福州,乃至整个福建都快把户籍侧给翻烂了,也没找得出您到底是福州哪的,您这次回乡……要祭祖么?都什么流程啊。”
郑毅闻言也是莞尔一笑,这事儿还真是说不清。
事实上最近这几年他也知道,福建下边的这几个县为了弄明白他到底是哪的人都有点疯魔了,听说但凡是有点关系的,哪个村子里有人姓郑,都恨不得找那些老人将祖宗十八辈的家谱给翻出来。
还真有人拿出了不少的所谓证据,不过上面其实也都知道哪些证据不怎么靠谱,以至于这事儿现如今都成为他们福州,乃至整个福建的一桩悬案了。
郑毅也知道这事儿逃不掉了,当然以他的身份地位他满嘴跑火车的胡说八道也没什么,道:“我就是福州城城里的,再具体一些的,我就也不知道了,你知道我小时候其实是在美国长大的,家里具体是从福州哪出来的,我爸活着的时候就没跟我说清楚,因此我其实自己也不太清楚。”
“那您父亲的名讳是……”
“这个么……英文名叫皮特郑,华人同胞就管他叫老郑,他是跟着我爷爷一块来的美国,在家,他说家里要学习美国文化,也让我叫他皮特,我也没问过他中文名到底叫什么,至于我爷爷,嗯……”
“那您祖父叫什么?”
“叫……史密斯。”
李吉隆:“…………”
“我爷爷死得太早,他死的时候我才刚记事,身边的邻居只知道他叫老郑,史密斯郑,倒是也并不知道他全名叫什么。”
李吉隆闻言苦笑:“姑父你……这可真是给咱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啊,怕不是下边那些郑家村,要为此火并上几场了。”
郑毅笑笑道:“没关系,我知道福州是我家就行了,况且你是知道我的,咱是洋装虽然穿在身,心却一直都是中国心的。”
李吉隆:“这是自然,打从抗日战争时起,您和南洋华侨就给予了祖国极大的支持,这么多年下来,祖国与华侨,那也是心连着心,打断骨头连着筋的。”
“国家已经定下了政策,要在福建和广东两个地区,优先开放,尤其是对于南洋华人,尤其是像姑父这样的爱国华人大开方便之门,同时在福建成立特区,专门用做招商引资。”
“简单理解,就是福建,广东两个省,目前对南洋的华人是开放的,欢迎投资,但目前为止其他的地区还不太支持你们独资,上边正在规划,要让广东的深圳,和福建的厦门做个示范特区,应该是可以独资的。”
闻言,一旁的郑小彤不屑地撇嘴道:“咱们南盟在全世界做生意都是带着我们的条件,甚至要带枪,驻军的,回国报效祖国,居然还得合资,呵呵,跟谁合资?主导权又在谁的手里?有了利益纠葛又要找谁去打官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