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物是人非(2 / 7)
李吉隆闻言也是苦笑,打了个哈哈,道:“这是小彤吧,哈哈,都成了个大姑娘了,还记得舅舅不记得?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郑小彤:“不记得了,但一直知道家里有你这么个人。”
这丫头小时候是在美国长大的,和李吉隆这个舅舅就算是想亲近也没什么机会,因此这俩人是真的不熟。
郑毅则是笑着点着一根雪茄,没有插话。
他这趟回来,本来就有着打破障碍进行交流,引导南洋华人回国投资的政治目的,客观来说这也并不完全出自于一片爱国情感,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比他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
其他的南洋华人,尤其是那些在南盟拥有一定股份的超级富商们,至少对国内这十几亿人的大市场还是垂涎三尺的,谁都知道早占坑,早吃肥,一步慢,步步慢的道理。
只是这做先锋,政治风险什么的却也实在是大了一些,因此也都在等着郑毅凭借特殊身份,作为大家的领袖,来进行一个蹚雷。
这么多年了,南盟内其实不管是不是华人,都知道投资跟着郑先生走准没错。
这几十年里,半导体,计算机,芯片,这些个新兴的投资风口几乎都是郑先生在引领,甚至其中的许多关键技术也都有他的参与,其一手主导生产的移动电话和个人游戏机等产业如今也已经含苞待放。
这些产业有些布局在美国,郑毅只是个人占股,有些是在南洋,由郑毅掌握着上游核心,目前这个时空虽然还没有世界五百强的概念。
但全世界其实都知道,如今这世界上最大,最牛,最赚钱的公司里,数出来两百家,至少有一百家郑毅都有5%以上的参股,至少二十家是控股或由郑毅在做主导。
布林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虽然在美国的压力下,南盟进一步出让了一部分的货币主权,南盟币身为世界第二大流通货币却与美元有强绑定性,并已实现百分百自由兑换。
但是作为代价,槟城银行和新加坡银行如今却也都成为了美联储幕后股东之一,再加上他在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实际上他已经成为美联储最大的几个幕后大佬之一,可以一定程度上掌握美元的发行了。
以至于这么些年很多人都在说,郑先生的南盟虽然几乎被美国收购,但郑先生也几乎寄生了整个美国,成为了全美最有实力的幕后大佬。
因此他这些年虽说是已经不再参与政治,却被评价为身虽然不在政坛,但却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之一。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其实国内对他回国投资的事情也是有着极深的警觉性的,毕竟现在还只是改开之初,对于他这样的一个大资本家心怀警惕的老顽固,那可简直不要太多。
他在投资美国时暗中分走美国一定的权力成为全美国的幕后黑手之一,这件事在美国人看来是可以接受的,反正这幕后黑手不是郑毅也会是别人。
郑毅在民间的风评还是很好的,甚至有很多美国人觉得郑毅如果能当美国总统的话那也挺好的。
美国政治本来就是被各种或大或小的黑手给操控的,二战刚结束的时候还只是共和党是这样,现在连民主党都已经渐渐的有了被大资本渗透的苗头了。
可是国内就不一样了,大家其实也是害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郑毅回国投资只是要钱,那还好说,毕竟也确实是爱国同胞,就怕他不止是要钱。
如果是要权,什么权,怎么给,多大的权。
也由不得不对他这么警惕。
郑毅很清楚的知道这些事情,他这次回国既有投资赚钱的目的,也有报效祖国的初心,但政治博弈必然也是免不了的,他好歹也是一方势力真正的头领,总要为手下考虑。
投资是肯定的了,但如何投资,能拿到多大的权力,祖国方面又能开出什么样的条件,这些自然也都是要谈的。
他还是要尽可能的维持一个爱国人设的,有些不好听的话自然不能由他来说,这小丫头从小在美国长大,这还是第一次回中国,自然便有什么就说什么了,也算是郑毅的嘴替,就算是说错什么,无外乎也就是小丫头不懂事,说了不算就是了。
李吉隆闻言虽然也确实是有些尴尬,却也解释道:“没办法,公有制占主体么,不过你们依然是第一大股东,我们合资的这一半,是地方政府,中央企业,人民群体,共同分配的。”
“如果姑父你来投资办厂的话,比如您在福州办了一个工厂,地方政府会用地皮,以及基础建设,和税收进行入股,国企方面,目前上面点头,让华润成为第一选择,可以用外汇,和一定的外贸产品入股,最后,就是必须保留给工人一定的股份,毕竟工人当家做主的这个属性不能变。”
郑毅闻言笑了笑,心知这和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了,其实耍了一个小招,那就是工人占股。
公家占股必须超过51%,但如果51%中包括工人的话,也就是说工人代表中只要有一部分愿意倒戈,51%和49%的投票是随时可以调换的。
当然,这里毕竟不是南洋,跟公家博弈,股份多寡很多时候也没那么重要。 ↑返回顶部↑
郑小彤:“不记得了,但一直知道家里有你这么个人。”
这丫头小时候是在美国长大的,和李吉隆这个舅舅就算是想亲近也没什么机会,因此这俩人是真的不熟。
郑毅则是笑着点着一根雪茄,没有插话。
他这趟回来,本来就有着打破障碍进行交流,引导南洋华人回国投资的政治目的,客观来说这也并不完全出自于一片爱国情感,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比他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
其他的南洋华人,尤其是那些在南盟拥有一定股份的超级富商们,至少对国内这十几亿人的大市场还是垂涎三尺的,谁都知道早占坑,早吃肥,一步慢,步步慢的道理。
只是这做先锋,政治风险什么的却也实在是大了一些,因此也都在等着郑毅凭借特殊身份,作为大家的领袖,来进行一个蹚雷。
这么多年了,南盟内其实不管是不是华人,都知道投资跟着郑先生走准没错。
这几十年里,半导体,计算机,芯片,这些个新兴的投资风口几乎都是郑先生在引领,甚至其中的许多关键技术也都有他的参与,其一手主导生产的移动电话和个人游戏机等产业如今也已经含苞待放。
这些产业有些布局在美国,郑毅只是个人占股,有些是在南洋,由郑毅掌握着上游核心,目前这个时空虽然还没有世界五百强的概念。
但全世界其实都知道,如今这世界上最大,最牛,最赚钱的公司里,数出来两百家,至少有一百家郑毅都有5%以上的参股,至少二十家是控股或由郑毅在做主导。
布林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虽然在美国的压力下,南盟进一步出让了一部分的货币主权,南盟币身为世界第二大流通货币却与美元有强绑定性,并已实现百分百自由兑换。
但是作为代价,槟城银行和新加坡银行如今却也都成为了美联储幕后股东之一,再加上他在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实际上他已经成为美联储最大的几个幕后大佬之一,可以一定程度上掌握美元的发行了。
以至于这么些年很多人都在说,郑先生的南盟虽然几乎被美国收购,但郑先生也几乎寄生了整个美国,成为了全美最有实力的幕后大佬。
因此他这些年虽说是已经不再参与政治,却被评价为身虽然不在政坛,但却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之一。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其实国内对他回国投资的事情也是有着极深的警觉性的,毕竟现在还只是改开之初,对于他这样的一个大资本家心怀警惕的老顽固,那可简直不要太多。
他在投资美国时暗中分走美国一定的权力成为全美国的幕后黑手之一,这件事在美国人看来是可以接受的,反正这幕后黑手不是郑毅也会是别人。
郑毅在民间的风评还是很好的,甚至有很多美国人觉得郑毅如果能当美国总统的话那也挺好的。
美国政治本来就是被各种或大或小的黑手给操控的,二战刚结束的时候还只是共和党是这样,现在连民主党都已经渐渐的有了被大资本渗透的苗头了。
可是国内就不一样了,大家其实也是害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郑毅回国投资只是要钱,那还好说,毕竟也确实是爱国同胞,就怕他不止是要钱。
如果是要权,什么权,怎么给,多大的权。
也由不得不对他这么警惕。
郑毅很清楚的知道这些事情,他这次回国既有投资赚钱的目的,也有报效祖国的初心,但政治博弈必然也是免不了的,他好歹也是一方势力真正的头领,总要为手下考虑。
投资是肯定的了,但如何投资,能拿到多大的权力,祖国方面又能开出什么样的条件,这些自然也都是要谈的。
他还是要尽可能的维持一个爱国人设的,有些不好听的话自然不能由他来说,这小丫头从小在美国长大,这还是第一次回中国,自然便有什么就说什么了,也算是郑毅的嘴替,就算是说错什么,无外乎也就是小丫头不懂事,说了不算就是了。
李吉隆闻言虽然也确实是有些尴尬,却也解释道:“没办法,公有制占主体么,不过你们依然是第一大股东,我们合资的这一半,是地方政府,中央企业,人民群体,共同分配的。”
“如果姑父你来投资办厂的话,比如您在福州办了一个工厂,地方政府会用地皮,以及基础建设,和税收进行入股,国企方面,目前上面点头,让华润成为第一选择,可以用外汇,和一定的外贸产品入股,最后,就是必须保留给工人一定的股份,毕竟工人当家做主的这个属性不能变。”
郑毅闻言笑了笑,心知这和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了,其实耍了一个小招,那就是工人占股。
公家占股必须超过51%,但如果51%中包括工人的话,也就是说工人代表中只要有一部分愿意倒戈,51%和49%的投票是随时可以调换的。
当然,这里毕竟不是南洋,跟公家博弈,股份多寡很多时候也没那么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