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时间的女儿(5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业界盛传郑导转向与问界合作,难道不是另一种对流量与资本的妥协?若真坚持文化纯粹性,何不投身纪录片或正剧领域?
  此番转向,与其说是文化觉醒,不如说是商业策略的精致包装,望你我皆警醒。
  ……
  整个北……,不对,应该是整个京圈都乱成一锅粥了。
  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众人对于这个圈子逐渐式微是有共同认知的,只不过像是依旧幻想日不落帝国的带嘤一样,谁又愿意承认自己的日落西山呢?
  但郑小龙这样堂而皇之的扯起反叛,对于本就凋零的小圈子给出了致命一击。
  腾华涛、冯小钢等人本就已经出走和娱乐圈的资本新贵们眉来眼去,现在一个船长级别的老炮儿不但要走,还回头搞了个“盖棺定论”,要把大家往日的荣光和高贵身份统统抹去,这如何能忍?
  于是海量的名族协会人士、文化界大拿、文联和作协旗人干部们对郑小龙“有失偏颇”的论断进行了公开批评、举报,甚至是上访。
  很多老同志们到翌日到了北平文化艺术中心门口静坐,有的甚至穿着各旗服饰,就是想叫郑小龙难看,谁知道老郑不但关机,连单位也踏马不来了。
  于是大部队们在有心人的指挥下又浩浩荡荡地杀到电视台,在2009年还未改制的当下,艺术中心的上级单位就是市电视台。
  得知平日里招猫逗狗、听戏遛鸟的八旗子弟们已经在台门口集结,为首者鼓噪着今天不见到领导,死也要死这儿的“豪言壮语”,副台长王秋连忙给分管领导打了个电话。
  东大的电视台都是条块管辖,一面受总局的行业监管,一面市里进行行政管理。
  分管电视台的副京兆尹不是旁人,正是被刘领导指派分管文卫的老蔡,不然北平电影节的差使也不会落到他头上。
  这不巧了吗不是?
  老郑也是这样的想的,所以才能安心关了机“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王秋挂掉电话,笑吟吟地推门出去,在会议室接待了老家伙们,其中不老少还是他的长辈,哪儿能不跟个孙子似的耐心解释:
  “各位老同志们稍安勿躁!这两天郑主任的事情上面也在考虑处置措施,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我刚刚请示了领导——”
  王秋假作不知真相:“通知最迟今天晚上下班前公示,拟免去郑小龙的北平电视艺术中心主任一职。”
  “好!好样的!”
  “王台长您这人做得可真叫一个地道!”
  “这狗玩意儿,现在还整成反旗急先锋了,忙着给首富献媚是吧?我呸!”
  “就是!还治不了他了还!”
  一行人簇拥着几个老家伙们往外走,皮鞋踩得走廊大理石咚咚作响。
  一个梳着油头的男子边走边拍大腿:“早该这么办!郑小龙这孙子,吃着咱的饭,砸咱的锅!”
  继而又掏出烟盒散了一圈,咧嘴笑道:“明儿就找硕爷再写篇稿子,标题就叫《文化叛徒现形记》!”
  众人哄笑着推开玻璃门,寒风中不知谁吹了声口哨,有人接茬哼起《智取威虎山》的调子,声音飘进寒风里,消失无踪。
  王秋所言非虚,下午台里的一份红头文件将他的承诺变为现实。
  得偿所愿的遗老遗少们这一夜围着铜锅涮肉,筷子搅着二八酱拌韭菜儿,瓷碗里倒着红星二锅头,就着蒜,端的是快意、快活。
  祖上的荣光啊,子孙们不孝,没办法再发扬光大,但还是替您把那些个小人给惩治了!
  遗憾的是这次从头到尾露面的只有反骨仔郑小龙,没有把那个躲在幕后窸窸窣窣搞小动作的首富给揪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