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逃离大英博物馆(为雪糕大佬加更)(7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粗暴的处理方式对绢本造成了永久性的损伤。虽然后期尽力修復,但裂痕和掉粉的痕跡依然可见,这不仅是物理上的破坏,更是对画作气韵和完整敘事性的割裂。”
  “就像一部完美的电影被外行瞎剪八剪,配乐配音镜头构图全部黯然失色,不復风采。”
  突然一个略带不满的声音用流利的英语插了进来,带著一种学术上的优越感:
  “对不起先生,你和这位女士从进门开始的言论,恕我直言,颇有偏颇之处。”
  两人回头,正是刚才在门口欲言又止的亚裔年轻人,只不过两人適才都没注意到他。
  后者胸前掛著显眼的工作牌,声音带著一丝刻意营造的权威感,仿佛在进行一场公开的讲解。
  周围的游客,包括一些激动地认出了路宽和刘伊妃的中国留学生,都好奇地围拢过来,想听听这位博物馆工作人员要说什么。
  “我是朱利安·庄(julian zhuang)。”他朗声自我介绍,目光扫过渐渐聚拢的人群,带著几分骄矜。
  “我的家族经营艺术品收藏与投资,我本人业於牛津大学东方研究系,是现任馆长的学生,也兼职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中国书画的助理策展人。”
  他倒觉得没有必要上来就介绍自己的家世,而是特意强调了自己的学术背景,显然很享受这种在眾人面前“以正视听”的感觉。
  只不过目光再次扫过路宽和刘伊妃时,似乎从周围一些华人游客兴奋的低语和举起的手机中察觉到了什么,语气略带惊讶地挑挑眉:“看样子……二位似乎是知名人士?”
  路宽淡然一笑,也不管他是真认不得、还是假认不得:“算不上,不过我很好奇你既然听得懂中文,为什么偏要用英语与我们交谈?你是哪里人?”
  朱利安·庄微微一怔,长著青春痘的脸上浮现出一种混合著优越感和疏离的神情,继续用英语回答:“我听得懂中文,但我不大会讲,我是香江人,拥有英国国籍。”
  几乎难以遮掩的,这位牛津高材生的慕洋自豪和满足感已经像狐臭一样溢出了。
  “这与我们討论的话题无关,”他迅速將话题拉回,语气重新变得强硬,“也许你在你的领域很有名,但我必须纠正你关於这幅画以及本馆收藏理念的错误认知!”
  围观的人群中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显然,这场辩论的火药味开始浓了起来。
  朱利安·庄开始了他的论述,內容与之前类似,强调博物馆的“保护功绩”和“全人类共享”的理念。
  只不过在路老板听来,更显得像是为殖民歷史辩护的陈词滥调。
  “你这番普世价值的高论听起来冠冕堂皇,却巧妙地迴避了最根本的问题,关於权力与掠夺的歷史原罪。”
  “请你诚实地告诉在场的每一位游客。”路宽的手指向《女史箴图》,“这幅画,以及这间展厅里无数来自中国、希腊、埃及、非洲的珍宝,它们来到这里的首要原因,究竟是你所说的『无私保护』,还是伴隨著枪炮、条约和不平等交易的赤裸裸的掠夺?”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让整个区域瞬间安静下来。
  今天在场有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甚至有不小比例的亚裔人群,此刻颇为感同身受。
  “你熟练地用西方的话语体系为这段不光彩的歷史镀金。但我想请问,作为一名血管里流淌著华夏血液的华人,当你面对这些被迫远离故土、承载著母国文明记忆的瑰宝时,你內心深处,可曾有过一丝一毫对於它们真正归属的思考?可曾有过一丝一毫对於其来源国人民情感创伤的共情?”
  这番话如同匕首,直接刺向朱利安·庄身份认同中最矛盾、最可能不堪一击的部分。
  朱利安·庄的脸瞬间涨红,路宽的质问像一把尖刀,剥开了他精心维护的学术外衣,直刺內心最不愿面对的身份焦虑。
  他强作镇定,试图用学术话语反击,声音却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是英……你……你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是歷史虚无主义!”
  “你只看到所谓的掠夺,却故意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他提高了音量,试图爭取围观者的认同。
  “如果没有被带到像大英博物馆这样具备专业保护能力的地方,这些脆弱的艺术品,在它们原生的、充满动盪和政治风波的环境里,能否完好地保存到今天都是一个巨大的问號!在你的国家有多少文物毁於战乱和……所有人都清楚的那些岁月!”
  他自以为拋出了一个杀手鐧,暗示这些文物若留在中国,可能在歷次风波中遭受毁灭,周围一些不明就里的西方游客闻言,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