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晔只觉胸中热血翻腾,‘士死知己’四字在心头铮然作响,想也不想地深深拜下:“君侯知遇之恩,敢不从命,晔愿效犬马之劳!”
  “有子扬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严毅喜形于色,急步走到刘晔身前,将他扶起,紧握着他的手,笑容满面地注视着他。
  刘晔是与诸葛亮同一类型的谋士,对天下大势有着非凡的见解。其理政之才虽逊于诸葛,但战略目光足可与诸葛并肩。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一等一的战略家。
  得此人投效,不啻于得千军万马。
  但仅有一个刘晔还不够,周瑜更是他志在必得之人。
  严毅期许的目光望向周瑜:“公瑾.”
  周瑜下意识避开他炽热的目光,心乱如麻。
  那些积郁心中的诸多不满,此刻竟如春雪遇阳,悄然而融。严毅行事虽有些过份,但这一片推心置腹的赤诚,却是让人很难不动容。
  如今严毅已有平定江东的迹象,只要他接受招揽,一旦日后严毅在江东立下基业,周氏立刻就能再度迎来兴盛。这是一次赌博,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赌胜的概率很大。
  周瑜心中万千思绪如江潮翻涌,终是化作一声长叹:“君侯厚爱,瑜铭感五内。然此事关乎重大,请容瑜细作思量。”
  堂内众人闻言色变,惊愕之余,不由得对他怒目而视,似是在叱责他不识抬举。
  严毅清楚周瑜心中的顾虑,也知道自己今日之举稍显唐突,温言道:“公瑾但放宽心,细细思量便是,毅静候佳音。”
  众人闻言,又是一片哗然,都不明白严毅为何对周瑜如此另眼相待。
  严毅转身走回榻席,下令道:“即刻以本侯与李桓联署之名,传檄四方,邀请扬、荆、豫、徐四州诸英贤,共赴钱塘之会。”
  许贡不是喜欢发缴令么,他便让许贡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缴令!
  当日晌午,钱塘四门大开,上百飞骑背负装着缴令的皂囊,驰出城门,奔向四方。
  与此同时,数十艘战船缓缓驶离钱塘港,惊起沙鸥阵阵,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
  十余日内,袁绍、曹操、刘表、袁术、陶谦五家相继派出使者,携带贺礼,赶赴钱塘。
  袁绍、刘表与严毅是盟友关系,遣使道贺,在情理之中。
  曹操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声援严毅,打的却是和刘表相同的心思,都欲联合严毅共伐袁术,两家私下早已暗通曲款。
  袁术正费尽心思地与严毅修复关系,以打消严毅协助刘表,出兵攻伐淮南的念头。虽然心中憋屈至极,却是第一个做出积极回应的势力。
  陶谦与刘备则是顾忌李桓持节使者的天子钦差身份,以及碍于各方压力,不得不虚与委蛇,勉强遣使赴会。
  一时间,整个江东陷入一片沉寂。
  各个势力都被严毅弄出来的偌大声势惊呆了,这是要干嘛,效仿晋文公搞诸侯会盟?
  虽然与会盟之势相差甚远,但能让五个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庞然大物,同时遣使道贺。光这份能耐,就足以惊掉无数人下巴了。
  收到消息的许贡与王朗,更是彻底懵圈了,仿佛井底呱呱狂叫的青蛙,突然看见一只苍鹰从井口飞过。
  他们好说歹说,才说服以稳定徐州大局为要务,轻易不愿涉足外事的陶谦与刘备,遣使来吴县撑场面。谁知对手却是不费吹灰之力,便邀得五州雄主齐聚,这架还特么怎么打.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