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朱元璋:读书人道德高?嗬!呸!(7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真要是咱说什么,下面的人就听什么,按照咱说的去做。
  那大明早就变好了,也就不会有什么贪官污吏了。
  诸如这禁止奴隶买卖这些,咱早也已经下了令,不许人这般做。
  可是,真就禁止住了吗?
  没有。
  不过是那些人换了个名头,改为收义子义女来规避了。
  而咱说的,弄卫生纸是对百姓的授之以渔,百姓同样有利这事儿,也非是诡辩,在瞎扯。
  卫生纸这个东西,现在看起来需求不大,可发展起来之后,需要的人必定会成倍的增加。
  那么为了製造卫生纸,就需要为数不少的人进行做工。
  如卖草料,收草料,进入作坊做工,打包,运输,发卖等这些事儿。
  那些达官贵人们,是不会干的,肯定需要寻常百姓来做。
  只要做了,那就需要给钱,就能创造诸多的就业岗位。
  可以让很多的百姓从中受益。
  可以通过他们的劳动成果,自己去用赚到的钱,改善生活,买布做衣服,穿在自己或者是儿女的身上。
  这不比別人施捨要有尊严的多?
  人只靠援助是不成的,只能一时,却不能一世。
  直接给他们发钱,发东西,不仅没有尊严,还会让很多的人越养越懒。
  最好的办法,便是给予他们相应的条件,让他们自己站起来去做事。
  咱知道,只通过这些,同样不能让很多人受益,只能有一部分人可以做这些工作。
  可勿以善小而不为嘛,能惠及一部分,就先惠及一部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咱总不可能一下子让所有的人,把生活都变好。
  咱没那么大的能耐。
  这种事情,也不现实。”
  听到朱元璋这话,宋濂为之沉默,良久无言……
  “可是,陛下……这么多的人参与到这些事情里去,那又该谁来种地,如何来生產粮食?”
  朱元璋闻言笑道:“这话问的好,但这事儿,也不用多担忧
  工业大学便是为了解决这些事情而设立。
  若是今后一个人所耕耘的地,比现在的两个人,乃至於是五个人,十个人还要多呢。
  如此一来,还会担忧没有人来种地生產粮食吗?”
  宋濂目光一凝,望向朱元璋,分外不可置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