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沈乐:我看到了历史名人?(3 / 4)
“沈乐啊,我们文物修复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沉睡在地下的文物重见天日,为后人好好保护这些文物,尽量延长它的生命。”
沈乐茫然点头。道理我都懂,可是——
“把竹简修到你这个样子——”胡教授指了指他手里的竹简:
“难道是我们不想吗?是我们做不到啊!但凡能做到,但凡能让它拥有最好的状态,谁希望它暗沉沉的,又怕光,又怕风,又怕潮湿,一触即碎?”
“可是……”
“可是你担心证据问题?你不是已经准备好证据链了吗?之前拍的红外照片,深深沁在竹简内部的碳痕,它们是不会变的啊!还有你的操作视频,这些加在一起,还不够证明?”
沈乐还想说什么,胡教授已经起身,用力拍拍他肩膀:
“放心吧。我们这些教授,也不是食古不化的人。你只管去干你的活,有问题,我们给你顶着,真有哪里不对了,我们也会提醒你,不会看着你乱来的!”
沈乐终于稍微放了一点心,恭恭敬敬告辞,扭头去干活。
他一根一根竹简修复,一根一根竹简阅读,最终整理出九卷《鬼谷子》,单独陈列,放老师们进来看:
“只能隔着玻璃看啊!——这些竹简上面,能测出不弱的能量波动,我怕全部修好以后,它会变异点儿什么出来!”
不用他说,老师们也不会动手。珍贵的竹简,他们平时研究的时候,也只会非常非常偶尔地,隔着手套箱,极其小心地操作一遍;
甚至连操作都不操作,能看一眼,已经算是非常宝贵的机会——绝大部分竹简都需要避光保存,光照对它们,那是绝大的伤害!
所以,那些研究简牍,研究内容的专家,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对着照片,来来回回地揣摩,来来回回地研究。
有些人连照片都看不到,或者照片只是一个对照和参考,只是埋首文字,去皓首穷经,去考证到底哪个版本才是对的,哪个版本是传抄中的讹误……
“你放心,我们就看一看,绝对不碰。”过来参观的老师们,岂止要隔着玻璃柜,他们还得隔着分开普通人和修行者的玻璃墙,基本上,只能看照片和视频。
看完一遍,复制完了照片,就继续去催沈乐:
“加把劲啊!还有很多竹简呢!不要因为这些竹简零零散散,看不出信息,就磨洋工啊!每个字都非常重要的!”
“我知道!我知道!老师放心,我肯定尽快把它们修复出来!”
沈乐连连保证。竹简上,帛书上,青铜器上,甲骨文上——能从上古时期传下来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异常珍贵的,都保留着大量的信息。
睡虎地秦简,那里面记载了些什么东西?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纪——
这些东西,当时只道是寻常,但是现代的专家拿到手里,那简直是感激涕零:
它填补了秦代法律文书记载的空白啊!
它为研究秦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翔实的依据啊!
它连占卜和历法都有记录啊!
光是它上面的字体,就反映了篆书向隶书的转变啊!
简直太珍贵了……
所以沈乐完全不敢轻视竹简上的每一个字。然而,即便如此,他修复完的一根根竹简,上面的字迹,还是看得他昏头昏脑的:
“无骨楚入山周安王十三年出山年廿二刺魏都火焚公叔痤府库殁于弩矢卒年廿七”
“织帛越入山周烈王六年出山年廿二入郢都为吴起余党刺楚令尹未成遭车裂卒年廿三” ↑返回顶部↑
沈乐茫然点头。道理我都懂,可是——
“把竹简修到你这个样子——”胡教授指了指他手里的竹简:
“难道是我们不想吗?是我们做不到啊!但凡能做到,但凡能让它拥有最好的状态,谁希望它暗沉沉的,又怕光,又怕风,又怕潮湿,一触即碎?”
“可是……”
“可是你担心证据问题?你不是已经准备好证据链了吗?之前拍的红外照片,深深沁在竹简内部的碳痕,它们是不会变的啊!还有你的操作视频,这些加在一起,还不够证明?”
沈乐还想说什么,胡教授已经起身,用力拍拍他肩膀:
“放心吧。我们这些教授,也不是食古不化的人。你只管去干你的活,有问题,我们给你顶着,真有哪里不对了,我们也会提醒你,不会看着你乱来的!”
沈乐终于稍微放了一点心,恭恭敬敬告辞,扭头去干活。
他一根一根竹简修复,一根一根竹简阅读,最终整理出九卷《鬼谷子》,单独陈列,放老师们进来看:
“只能隔着玻璃看啊!——这些竹简上面,能测出不弱的能量波动,我怕全部修好以后,它会变异点儿什么出来!”
不用他说,老师们也不会动手。珍贵的竹简,他们平时研究的时候,也只会非常非常偶尔地,隔着手套箱,极其小心地操作一遍;
甚至连操作都不操作,能看一眼,已经算是非常宝贵的机会——绝大部分竹简都需要避光保存,光照对它们,那是绝大的伤害!
所以,那些研究简牍,研究内容的专家,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对着照片,来来回回地揣摩,来来回回地研究。
有些人连照片都看不到,或者照片只是一个对照和参考,只是埋首文字,去皓首穷经,去考证到底哪个版本才是对的,哪个版本是传抄中的讹误……
“你放心,我们就看一看,绝对不碰。”过来参观的老师们,岂止要隔着玻璃柜,他们还得隔着分开普通人和修行者的玻璃墙,基本上,只能看照片和视频。
看完一遍,复制完了照片,就继续去催沈乐:
“加把劲啊!还有很多竹简呢!不要因为这些竹简零零散散,看不出信息,就磨洋工啊!每个字都非常重要的!”
“我知道!我知道!老师放心,我肯定尽快把它们修复出来!”
沈乐连连保证。竹简上,帛书上,青铜器上,甲骨文上——能从上古时期传下来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异常珍贵的,都保留着大量的信息。
睡虎地秦简,那里面记载了些什么东西?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纪——
这些东西,当时只道是寻常,但是现代的专家拿到手里,那简直是感激涕零:
它填补了秦代法律文书记载的空白啊!
它为研究秦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翔实的依据啊!
它连占卜和历法都有记录啊!
光是它上面的字体,就反映了篆书向隶书的转变啊!
简直太珍贵了……
所以沈乐完全不敢轻视竹简上的每一个字。然而,即便如此,他修复完的一根根竹简,上面的字迹,还是看得他昏头昏脑的:
“无骨楚入山周安王十三年出山年廿二刺魏都火焚公叔痤府库殁于弩矢卒年廿七”
“织帛越入山周烈王六年出山年廿二入郢都为吴起余党刺楚令尹未成遭车裂卒年廿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