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沈乐:我看到了历史名人?(4 / 4)
“豢龙齐入山周显王十年出山年卅一潜入秦军凿沉泾阳粮船被擒自绝卒年卅一”
一根,一根,一根又一根。并不是每一卷竹简,都被丝绳牢牢地穿在一起,完整地卷成一卷。
事实上,有许多丝绳已经断裂,腐烂,或者磨断,有许多竹简沉坠在箱底,需要沈乐在整理的时候,一根一根,把它们归类。
这个工作,沈乐做得很艰难,或者说他根本不擅长做。
那一根一根竹简,或许是按年号排列的,但要把临近的年号归拢,按顺序排好,那就要了他的命了:
他完全背不下来好吗?
只能一条一条现查,现核对,然后小心翼翼,把对得上的竹简们放在一起。
接着,核对竹简上细微的磨损,来确定它们排布的顺序……
“好累啊……还是等老师们来做吧,我捡现成的就好了……”
沈乐呻吟着抱头倒地。倒了一会儿,又被罗裙们不屈不挠的戳起来,继续修复竹简:
“啊……这是……”
一根异常暗淡,几乎看不清字迹的竹简,在他手下渐渐明亮起来。
淡黄色的竹简上,墨迹朱印,历历分明:
“秦舞阳卫入山魏景湣王十三年出山年十三随刺秦王死卒年十五”
沈乐瞪着眼前的竹简,指尖微微颤抖,一时半刻竟然透不过气来。他看到了什么?
秦舞阳?
虽然不是荆轲,但是,那也是史书上留名的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为什么,会被记在这个箱子里的竹简上?
沈乐轻轻按住竹简,感受着里面微弱的灵气,感受着所有竹简里面弥漫的,和漆箱内其他物件一以贯之的微弱金气。
大约50卷,1000多根竹简,其中有一大半记录着这样的人名,绝大部分都默默无闻——
他们的名字,为什么会被记录在这里,他们又因为什么入山、出山?
沈乐忽然升起了一股巨大的动力。他要加把劲,赶紧把这些东西都修复完——
也许,等到全部竹简修复的那一天,这些竹简,会直接带他去看当年的景象!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一根,一根,一根又一根。并不是每一卷竹简,都被丝绳牢牢地穿在一起,完整地卷成一卷。
事实上,有许多丝绳已经断裂,腐烂,或者磨断,有许多竹简沉坠在箱底,需要沈乐在整理的时候,一根一根,把它们归类。
这个工作,沈乐做得很艰难,或者说他根本不擅长做。
那一根一根竹简,或许是按年号排列的,但要把临近的年号归拢,按顺序排好,那就要了他的命了:
他完全背不下来好吗?
只能一条一条现查,现核对,然后小心翼翼,把对得上的竹简们放在一起。
接着,核对竹简上细微的磨损,来确定它们排布的顺序……
“好累啊……还是等老师们来做吧,我捡现成的就好了……”
沈乐呻吟着抱头倒地。倒了一会儿,又被罗裙们不屈不挠的戳起来,继续修复竹简:
“啊……这是……”
一根异常暗淡,几乎看不清字迹的竹简,在他手下渐渐明亮起来。
淡黄色的竹简上,墨迹朱印,历历分明:
“秦舞阳卫入山魏景湣王十三年出山年十三随刺秦王死卒年十五”
沈乐瞪着眼前的竹简,指尖微微颤抖,一时半刻竟然透不过气来。他看到了什么?
秦舞阳?
虽然不是荆轲,但是,那也是史书上留名的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为什么,会被记在这个箱子里的竹简上?
沈乐轻轻按住竹简,感受着里面微弱的灵气,感受着所有竹简里面弥漫的,和漆箱内其他物件一以贯之的微弱金气。
大约50卷,1000多根竹简,其中有一大半记录着这样的人名,绝大部分都默默无闻——
他们的名字,为什么会被记录在这里,他们又因为什么入山、出山?
沈乐忽然升起了一股巨大的动力。他要加把劲,赶紧把这些东西都修复完——
也许,等到全部竹简修复的那一天,这些竹简,会直接带他去看当年的景象!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