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农业基地和文旅项目的进展(2 / 4)
“我已经和双峰镇里对接过三次,主要是为了土地流转的事情,因为咱们看中的这片区域里,涉及四个村的集体用地,所以需要镇里帮著统一协调。”
董大伟做事的確利落,在罗阳离开阳市的半个多月时间里,非但和镇里以及四个村都进行了接触和初步商谈,还去市里和多个部门进行对接。
譬如国土部门,因为涉及到建设用地,哪怕这个项目是农业上的,也逃不过和他们打交道。
別看第一稿规划里只需要55亩建设用地,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了。
对於一个四五线的小城市而言,单次掛牌最大亩数不能超过100亩,建设用地指標超过50亩的审批就要上市里的常务会,需要一二把手来把控指標。
这个项目里还涉及到上千亩的林相改造用地,这就必须和林业部门打交道。
林业资源也属於国土资源的一部分,因此在下一级的林业部门都託管在国土下面,算是一个二级局办单位,所以打交道的主体虽然是林业部门,可是审批也涉及到国土部门,一样绕不开。
当然,这个项目顶著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的名头,自然离不开和农业部门打交道。
“倒是有点为难你了。”
听董大伟一口气对接了这么多部门,罗阳也忍不住夸了他一句。
现在这个项目还没有正式立项,说起来內部的资源整合,资金来源,项目可行性报告都没有做,只是罗阳个人表达了这么一个意向。
真到了前期准备工作都完善了,届时註册一个新的公司,以这个公司的名义,拿著完整的项目方案书去对接阳市政府,再由市里分管领导出面协调事关这个项目的各个局办单位,这才是正解,省事很多。
“不为难,我觉得倒是件好事。”
董大伟笑著回復道;“现在看来麻烦了一点,但是前期和这些关联业务部门对接好,等到后续我们正式和市里联络的时候,他们牵头各部门来研討咱们这个项目,到时候推进速度反而会快起来.”
这话正反都可以说,就看当事人怎么想了。
“南农那边去对接了没有?”
既然把口號喊出去了,而且在规划方案里也有示范基地的设计,那么和南农的合作就势在必行。
“我跑过一趟金陵了。”
董大伟当然不会遗漏最重要的事情,他立即匯报导:“初步接触了一下南农,並和他们下属二级学院的农学院领导见过面,因为当时初稿方案还在设计中,所以只是和他们聊了一个大概,並表达了我们想要合作的意愿.”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估计他们不会很重视。
现在的大学和外界商业圈的合作项目非常之多,產研结合也不再是口號。
像董大伟这样上门寻求合作的个人和单位,对於南农来说並不少,但是最终能达成合作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更不要提董大伟连一份像样的方案都没有,约等於空口白话了。
“可能在下个月,我要去一趟金陵。”
罗阳想了想道:“到时候咱们带著方案过去,和他们农学院的领导好好聊一聊。”
这次姜远山在省城和江寧开发区的领导谈產业园的投资事项,罗阳提供的那份商业策划书並不完善,即便昨晚和今天上午在找人补数据,那也只是粗略的预估。
况且双方连一个合作框架协议都没有签订,根本不作数。
罗阳心里清楚,九月份里,他肯定要和老丈人再去一趟省城,和开发区的领导以及招商办认真谈一次,把投资细节部分敲定下来,同时也把优惠政策给要下来。
等这两项谈妥了,双方就可以签订一个投资框架协议。
到时候就需要罗阳和姜远山一起出面了。
“下个月的话,咱们的完整方案以及项目可行性报告都能出来了。” ↑返回顶部↑
董大伟做事的確利落,在罗阳离开阳市的半个多月时间里,非但和镇里以及四个村都进行了接触和初步商谈,还去市里和多个部门进行对接。
譬如国土部门,因为涉及到建设用地,哪怕这个项目是农业上的,也逃不过和他们打交道。
別看第一稿规划里只需要55亩建设用地,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了。
对於一个四五线的小城市而言,单次掛牌最大亩数不能超过100亩,建设用地指標超过50亩的审批就要上市里的常务会,需要一二把手来把控指標。
这个项目里还涉及到上千亩的林相改造用地,这就必须和林业部门打交道。
林业资源也属於国土资源的一部分,因此在下一级的林业部门都託管在国土下面,算是一个二级局办单位,所以打交道的主体虽然是林业部门,可是审批也涉及到国土部门,一样绕不开。
当然,这个项目顶著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的名头,自然离不开和农业部门打交道。
“倒是有点为难你了。”
听董大伟一口气对接了这么多部门,罗阳也忍不住夸了他一句。
现在这个项目还没有正式立项,说起来內部的资源整合,资金来源,项目可行性报告都没有做,只是罗阳个人表达了这么一个意向。
真到了前期准备工作都完善了,届时註册一个新的公司,以这个公司的名义,拿著完整的项目方案书去对接阳市政府,再由市里分管领导出面协调事关这个项目的各个局办单位,这才是正解,省事很多。
“不为难,我觉得倒是件好事。”
董大伟笑著回復道;“现在看来麻烦了一点,但是前期和这些关联业务部门对接好,等到后续我们正式和市里联络的时候,他们牵头各部门来研討咱们这个项目,到时候推进速度反而会快起来.”
这话正反都可以说,就看当事人怎么想了。
“南农那边去对接了没有?”
既然把口號喊出去了,而且在规划方案里也有示范基地的设计,那么和南农的合作就势在必行。
“我跑过一趟金陵了。”
董大伟当然不会遗漏最重要的事情,他立即匯报导:“初步接触了一下南农,並和他们下属二级学院的农学院领导见过面,因为当时初稿方案还在设计中,所以只是和他们聊了一个大概,並表达了我们想要合作的意愿.”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估计他们不会很重视。
现在的大学和外界商业圈的合作项目非常之多,產研结合也不再是口號。
像董大伟这样上门寻求合作的个人和单位,对於南农来说並不少,但是最终能达成合作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更不要提董大伟连一份像样的方案都没有,约等於空口白话了。
“可能在下个月,我要去一趟金陵。”
罗阳想了想道:“到时候咱们带著方案过去,和他们农学院的领导好好聊一聊。”
这次姜远山在省城和江寧开发区的领导谈產业园的投资事项,罗阳提供的那份商业策划书並不完善,即便昨晚和今天上午在找人补数据,那也只是粗略的预估。
况且双方连一个合作框架协议都没有签订,根本不作数。
罗阳心里清楚,九月份里,他肯定要和老丈人再去一趟省城,和开发区的领导以及招商办认真谈一次,把投资细节部分敲定下来,同时也把优惠政策给要下来。
等这两项谈妥了,双方就可以签订一个投资框架协议。
到时候就需要罗阳和姜远山一起出面了。
“下个月的话,咱们的完整方案以及项目可行性报告都能出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