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危机(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来,这一次晓得赵怀安是亲自来,韩全诲为了表示重视,不仅让自己最亲信的小使开门迎接,就他自己也在门口候著。
  险些弄出事的赵怀安,连忙將手握了过去,摸著水腻腻的手,赵大笑道:
  “韩宣慰,实不相瞒啊,我亦是有同感啊!我曾经听哪个大和尚说过,说人和人的缘分啊,是上辈子带来的,就是上辈子关係特別好,然后这辈子就是一见如故。”
  韩全诲嘿嘿笑看,摸著手里厚达达的柜票,感嘆这赵大做事果然讲究。
  那他也不能差事了,咱们宦官们没了根,但不代表不讲操守,拿了钱就给人家办事,这才能细水长流嘛。
  不然把名声做坏了,这辈子难道就挣这一道钱?这也太小瞧自己了。
  所以,韩全诲二话不说,带著赵怀安来到了旁边的一处厢房,就他二人进去,其他人包括赵六、豆胖子、张龟年几个都候在外面。
  韩全诲点起油灯,示意赵怀安坐下,然后自己就坐在了一边。
  黔黑的室內只有一点油灯照亮,拉著韩全诲的影子斑斑驳驳。
  赵怀安只感觉到这一幕好似他在和这个韩全诲在密室搞什么阴谋诡计一样,所以打定主意,寒暄一会就走。
  可当赵怀安坐下,这韩全诲竟然就直接开始讲起白天的一桩事来,只听韩全诲一副討教的样子,笑道:
  “赵大,你怎么看今日宋公下发的遣返诸藩兵马各回本镇这件事?”
  赵怀安倒是奇怪,怎么眼前这个一门心思捞钱的宣慰忽然对战事这么感兴趣了?不过这事他也的確有几分说道,想了下,便摇头:
  “从原因来看,宋公此举是应有之义。如今草军已散,各藩兵马再继续云集在汴、沂二州,且不说军了,就是这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早日遣返各藩兵马回本镇,既能为朝廷节约开支,也能让將士们荣归故里,是安抚人心之举。”
  韩全诲並没有意外,他晓得这只是赵大说的场面话,毕竟谁都能看出这点来,所以他只是听著,脸上依旧掛著笑,但眼神却示意赵怀安继续说下去。
  赵怀安见韩全诲的样子,心里转了一圈。
  这韩全诲不会是打其他藩的主意吧?弄不到我保义军,就去弄其他藩?
  赵怀安自然不会多这个事,直接话锋一转,说道:
  “但这是给外行人看的,实际上咱们军中的,都多少晓得这里面宋公的无奈。”
  “不得不说,宋公的確是朝廷宿將,相忍为国。就我所知,宋公之所以一直被动守在沂州,固然有草军势力愈发大,但更重要的,还是他魔下各藩兵马名为助剿,但基本不听宋公调令。”
  “宋公名为行营大帅,但真正可调动的不过就是他本藩的平卢军,甚至我听说后面,到了草军兵入齐州后,连平卢军都要鼓譟回藩。这种情况下,宋公仍可以守住沂州防线,不使草军威胁江淮漕运,甚至还能对局面洞察细微,调令我军直袭王仙芝,这才是国家的名宿啊!我赵大和宋公一比,那真的什么都不是。”
  这边赵怀安在韩全诲面前是把宋威好一顿吹,不过这里面一半说的也是实话,他后面也对东线的情况有了解,在那种情况下,宋威还能稳住局面不丟,的確是水准之上了。
  韩全诲倒是第一次了解到这个,此时听赵怀安如此说,脑海里也勾勒出一个为国忍辱,宵衣旺食的苍老师臣的模样,这会也忍不住感嘆了句:
  “宋公的確不易啊,我大唐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经歷不少,但每次都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正是有无数宋公这样的名宿力挽狂澜,我这次回去,非要给宋公好好说几句公道话。”
  然后韩全诲对赵怀安说道:
  “赵大,我也不瞒你,朝廷这段时间对宋公的確有不满,觉得他巡不前,劳民伤財,只想坐守沂州,不求进取。而现在看,说这些话的,是真的良心坏了。”
  赵怀安忍不住颳了下鼻子,连忙说下面的话,他怕再吹宋威,没准把人家给吹死了,於是点头说道:
  “所以呀,东线各藩哪个不是各怀心思?而如此多的骄兵悍將聚在一起,那简直就是悬在头上的一柄利剑。如今大功告成,正是划分缴获、战利品的时候,这里面万一有什么有心人搞串联,那宋公就危了。所以与其让这些人留著生事端,不如將这些藩兵拆了,遣回去。这样一来,就算有人想闹事,也掀不起大浪。”
  韩全诲听了猛猛点头,忍不住自己还接茬道:
  “明白,明白,这就是原先的一个拳头,现在瓣开五根手指。哪怕其中一根再有变故,宋公都可以分而治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