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联军星散归故土,袁术举兵震天下,(4 / 5)
殿內只剩下她一人时,她才缓缓靠在凤榻上,望著窗外的天空,眉宇间满是忧虑。
……
兗州,治所昌邑。
府衙內,袁术正焦躁地踱步。
自洛阳返回兗州后,袁术便如坐针毡,日夜派人打探长安的消息,尤其是诸侯联军以及朝廷的动向,是否对他用兵围剿,以及关於那方传国玉璽的风声。
“主公!长安有信了!”一名亲卫匆匆闯入,手中高举著信报。
袁术一把夺过信报,手指颤抖著拆开,当看清信中內容时,袁术先是一愣,隨即放声大笑道:“哈哈哈!这李昭果然识趣,还顾及我袁氏脸面,压根没提玉璽之事!”
袁术猛地將信报拍在案上,眼中野心暴涨,笑道:“看来这天下,终究还是要看我袁氏的脸面!”
亲卫又道:“还有一事,长安传来消息,那王允在朝堂上与袁绍、袁遗大人爭执,言语间多次詆毁主公,说您私通董卓,愧为袁氏嫡子。”
“王允匹夫!”袁术脸色骤变,一脚踹翻案几,怒声道:“不过是个侥倖上位的腐儒,也敢辱我袁氏?!”
袁术在堂內怒不可遏地踱步,许久才渐渐平息,看向一旁的李晏道:“李晏,你看此事该当如何?”
李晏闻言,上前一步,沉声道:
“主公息怒。如今乱世已现,朝廷威信扫地,王允也不过倚仗朝廷声势,主要在於诸侯態度,乃至武睿侯的態度。依属下之见,主公不必在意长安的態度,更不必理会王允那等跳樑小丑。当务之急,是抓紧扩充兵马,积蓄实力。只要手中有足够的刀枪,任谁也不敢轻视主公。”
“当然,末將以为,朝廷定对主公警惕,乃至王允已经盯上主公了!”
李晏顿了顿,目光扫过袁术怀中的玉璽,意有所指地补充道:“但是,只要主公不迈出那最出格的一步,暂且隱忍,即便心怀帝王之志,诸侯也未必会轻易发难,唯一需要担心,便是朝廷突然拿下主公这兗州牧。不过,乱世之中,兵马才是根本。”
袁术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当夜,袁术屏退左右,在密室中设下香案,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方传国玉璽。玉印上的五条蛟龙在烛火下仿佛活了过来,盘旋舞动。他对著玉璽恭恭敬敬地三拜九叩,口中喃喃自语:“苍天在上,后土在下。我袁术乃四世三公之后,身负传国玉璽,袁氏祖宗保佑,当承天命,继大汉社稷……”
只不过,接下来一连好多日,袁术皆被怀中的传国玉璽烫的野心膨胀,而无处宣泄。
这日,亲卫再次闯入,带来了董承返回徐州的消息。
袁术听到董承之名,顿时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但是隨即,想到了什么,猛地站了起来,放声大笑:“天助我也!”
袁术当即召集李晏等一眾將领,对著堂外高声喝道:
“传本州牧令!董承匹夫,数月前,致我父被董卓所害,此仇不共戴天!如今他返回徐州,我身为儿子,岂能不报父仇?此乃忠孝之举,天地可鑑!”
“李晏为前將军,即刻点兵三万,全军掛上孝布,隨我出征徐州!”
李晏心中一凛,虽知袁术是以报仇,忠孝为名,行侵占徐州之实,但是,这一招在大汉確实没有毛病,要知道大汉是以忠孝为重,李晏也不多言,躬身领命:“末將遵令!”
次日,三万兗州军在校场集结,全军上下皆掛白幡孝布,旗號上写著“为父报仇”四个大字,在李晏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向著徐州袭杀而去。
兗州军动,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天下。
尚未返回荆州的刘焉正在途中,听闻此事,猛地勒住马韁,脸色凝重道:“袁术好大的胆子!刚回兗州便敢兴兵攻伐,还打著报仇的幌子,其心可诛也!”
刘焉面色有些惊怒,实在是,当初袁逢之死,他也掺和了一份,难保后面袁术不以此为由对他出兵啊!
袁绍已经回到了豫州,接到袁术出兵徐州的消息,气得脸色铁青,又惊又怒,咆哮:“这袁公路这竖子!竟如此鲁莽!攻打徐州,岂不是將我袁氏架在火上烤?!”
刘备刚回到南阳郡,闻听此消息,也是嘆息道: ↑返回顶部↑
……
兗州,治所昌邑。
府衙內,袁术正焦躁地踱步。
自洛阳返回兗州后,袁术便如坐针毡,日夜派人打探长安的消息,尤其是诸侯联军以及朝廷的动向,是否对他用兵围剿,以及关於那方传国玉璽的风声。
“主公!长安有信了!”一名亲卫匆匆闯入,手中高举著信报。
袁术一把夺过信报,手指颤抖著拆开,当看清信中內容时,袁术先是一愣,隨即放声大笑道:“哈哈哈!这李昭果然识趣,还顾及我袁氏脸面,压根没提玉璽之事!”
袁术猛地將信报拍在案上,眼中野心暴涨,笑道:“看来这天下,终究还是要看我袁氏的脸面!”
亲卫又道:“还有一事,长安传来消息,那王允在朝堂上与袁绍、袁遗大人爭执,言语间多次詆毁主公,说您私通董卓,愧为袁氏嫡子。”
“王允匹夫!”袁术脸色骤变,一脚踹翻案几,怒声道:“不过是个侥倖上位的腐儒,也敢辱我袁氏?!”
袁术在堂內怒不可遏地踱步,许久才渐渐平息,看向一旁的李晏道:“李晏,你看此事该当如何?”
李晏闻言,上前一步,沉声道:
“主公息怒。如今乱世已现,朝廷威信扫地,王允也不过倚仗朝廷声势,主要在於诸侯態度,乃至武睿侯的態度。依属下之见,主公不必在意长安的態度,更不必理会王允那等跳樑小丑。当务之急,是抓紧扩充兵马,积蓄实力。只要手中有足够的刀枪,任谁也不敢轻视主公。”
“当然,末將以为,朝廷定对主公警惕,乃至王允已经盯上主公了!”
李晏顿了顿,目光扫过袁术怀中的玉璽,意有所指地补充道:“但是,只要主公不迈出那最出格的一步,暂且隱忍,即便心怀帝王之志,诸侯也未必会轻易发难,唯一需要担心,便是朝廷突然拿下主公这兗州牧。不过,乱世之中,兵马才是根本。”
袁术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当夜,袁术屏退左右,在密室中设下香案,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方传国玉璽。玉印上的五条蛟龙在烛火下仿佛活了过来,盘旋舞动。他对著玉璽恭恭敬敬地三拜九叩,口中喃喃自语:“苍天在上,后土在下。我袁术乃四世三公之后,身负传国玉璽,袁氏祖宗保佑,当承天命,继大汉社稷……”
只不过,接下来一连好多日,袁术皆被怀中的传国玉璽烫的野心膨胀,而无处宣泄。
这日,亲卫再次闯入,带来了董承返回徐州的消息。
袁术听到董承之名,顿时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但是隨即,想到了什么,猛地站了起来,放声大笑:“天助我也!”
袁术当即召集李晏等一眾將领,对著堂外高声喝道:
“传本州牧令!董承匹夫,数月前,致我父被董卓所害,此仇不共戴天!如今他返回徐州,我身为儿子,岂能不报父仇?此乃忠孝之举,天地可鑑!”
“李晏为前將军,即刻点兵三万,全军掛上孝布,隨我出征徐州!”
李晏心中一凛,虽知袁术是以报仇,忠孝为名,行侵占徐州之实,但是,这一招在大汉確实没有毛病,要知道大汉是以忠孝为重,李晏也不多言,躬身领命:“末將遵令!”
次日,三万兗州军在校场集结,全军上下皆掛白幡孝布,旗號上写著“为父报仇”四个大字,在李晏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向著徐州袭杀而去。
兗州军动,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天下。
尚未返回荆州的刘焉正在途中,听闻此事,猛地勒住马韁,脸色凝重道:“袁术好大的胆子!刚回兗州便敢兴兵攻伐,还打著报仇的幌子,其心可诛也!”
刘焉面色有些惊怒,实在是,当初袁逢之死,他也掺和了一份,难保后面袁术不以此为由对他出兵啊!
袁绍已经回到了豫州,接到袁术出兵徐州的消息,气得脸色铁青,又惊又怒,咆哮:“这袁公路这竖子!竟如此鲁莽!攻打徐州,岂不是將我袁氏架在火上烤?!”
刘备刚回到南阳郡,闻听此消息,也是嘆息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