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程昱南行说刘焉,荆襄力辩增兵粮(3 / 3)
“再者。”他话锋一转,语气放缓却带著诱惑,“大將军说了,此战若胜,兗州南部三县的赋税,可由荆州优先支取三年。那三县皆是富庶之地,一年赋税便不下十万石粮,三年便是三十万石。”
“此战,车骑大將军之意,州牧当出十万石粮,以及三万兵马助战,战后得三十万石回报,这笔帐,当划算啊。”
程昱话音落下,大厅內眾人面色顿时大变。
三万兵马,十万石粮食?
刘焉面色也是难看了起来。
虽然程昱的话句句戳在要害:不出兵,怕袁术报復,怕落“苟安”之名;出兵少,又怕被天下人耻笑,还换不来实在好处;唯有多出兵,既能显“宗亲大义”,又能借联军之势削弱袁术,还能赚回兗州赋税——这么算下来,確实不亏。
但是,这只是说说的。
刘焉面色不太好看道:“三万兵马,十万石粮……荆州府库实在难支啊。荆州还要留兵防备南边的蛮族,根本抽不出这么多精锐。”
程昱早有准备,当即道,“可从襄阳调五千精锐,再从江夏、南郡各抽五千,合共一万五千,与南阳的一万五千兵凑齐三万——这般分散抽调,既不影响各州防御,又能凑足兵力。至於粮草,十万石可分两批运送,先送五万石,余下五万石一月內补齐,如何?”
程昱这话说得周到,既解了刘焉“抽兵难”的顾虑,又给了“筹粮缓”的余地。
只是,蔡帽、蒯良等人却是对程昱面色不好。
程昱如此会算帐,他们就不会算帐,这些人若是抽出来,怕是各郡县也瘫痪了。
蒯良在旁適时开口:“州牧,程先生当进行考虑,不过,究竟出多少兵马,此事需要具体再了解各郡县兵马,相信车骑大將军也会明白荆州诚意;粮草分两批送,也可解府库之急。此战若能成,於荆州而言,既是除患,也是扬名,值得,程昱先生之言並不无道理。”
刘焉听著蒯良的话,倒是听出来弦外之音了,便是不言具体数字,反正只要荆州儘量调动了,曹操便不能说什么了。
刘焉当即转向蔡瑁:“德珪,即刻传令下去,立即从襄阳、江夏、南郡各抽能上战场的锐士为后援,在襄阳理集结!粮草从各郡府库调集来襄阳,由蒯越先生亲自押送!”
“诺!”蔡瑁、蒯越皆是明白了过来,齐齐大声应诺,虽仍觉得心疼粮草,却也知这是最优选择。
程昱面色倒是不太好看了,这蒯良和他玩文字游戏呢,不过,刘焉如此,他也不好挑理,总之比刘焉说的兵马以及粮草多就好。
(本章完) ↑返回顶部↑
“此战,车骑大將军之意,州牧当出十万石粮,以及三万兵马助战,战后得三十万石回报,这笔帐,当划算啊。”
程昱话音落下,大厅內眾人面色顿时大变。
三万兵马,十万石粮食?
刘焉面色也是难看了起来。
虽然程昱的话句句戳在要害:不出兵,怕袁术报復,怕落“苟安”之名;出兵少,又怕被天下人耻笑,还换不来实在好处;唯有多出兵,既能显“宗亲大义”,又能借联军之势削弱袁术,还能赚回兗州赋税——这么算下来,確实不亏。
但是,这只是说说的。
刘焉面色不太好看道:“三万兵马,十万石粮……荆州府库实在难支啊。荆州还要留兵防备南边的蛮族,根本抽不出这么多精锐。”
程昱早有准备,当即道,“可从襄阳调五千精锐,再从江夏、南郡各抽五千,合共一万五千,与南阳的一万五千兵凑齐三万——这般分散抽调,既不影响各州防御,又能凑足兵力。至於粮草,十万石可分两批运送,先送五万石,余下五万石一月內补齐,如何?”
程昱这话说得周到,既解了刘焉“抽兵难”的顾虑,又给了“筹粮缓”的余地。
只是,蔡帽、蒯良等人却是对程昱面色不好。
程昱如此会算帐,他们就不会算帐,这些人若是抽出来,怕是各郡县也瘫痪了。
蒯良在旁適时开口:“州牧,程先生当进行考虑,不过,究竟出多少兵马,此事需要具体再了解各郡县兵马,相信车骑大將军也会明白荆州诚意;粮草分两批送,也可解府库之急。此战若能成,於荆州而言,既是除患,也是扬名,值得,程昱先生之言並不无道理。”
刘焉听著蒯良的话,倒是听出来弦外之音了,便是不言具体数字,反正只要荆州儘量调动了,曹操便不能说什么了。
刘焉当即转向蔡瑁:“德珪,即刻传令下去,立即从襄阳、江夏、南郡各抽能上战场的锐士为后援,在襄阳理集结!粮草从各郡府库调集来襄阳,由蒯越先生亲自押送!”
“诺!”蔡瑁、蒯越皆是明白了过来,齐齐大声应诺,虽仍觉得心疼粮草,却也知这是最优选择。
程昱面色倒是不太好看了,这蒯良和他玩文字游戏呢,不过,刘焉如此,他也不好挑理,总之比刘焉说的兵马以及粮草多就好。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