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你们要不先听朕把话说完?(2 / 5)
他看着荀先生平静坐着的样子,也识趣起身,“王爷,荀先生,那在下就先告退了。”
当看到越王微微颔首,并没有挽留,他登时明白自己的识趣非常对头,当即脚底抹油。
待房间内只剩下越王和荀先生,越王主动开口道:“荀先生连夜从杭州赶来,想必不单是为了告知本王这些消息吧。”
荀先生一脸佩服地看着越王,“果然什么都瞒不过王爷,在下前来,是想问问王爷,接下来打算如何行事?”
越王不动声色,“荀先生有何高见?”
荀先生轻声道:“如今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指望从朝堂层面,逼退齐政,恐怕很难了。而齐政在通过倭寇一战赢得了巨大的优势之后,也同样不会收手,他的目标,也基本可以确定,是在海上。”
越王皱着眉头,“为何不是陆地?他煽动江南奴变,如今奴变之风处处蔓延,已经波及到了福建等地,他靠着这些家奴,是有能力逼迫整个江南士绅妥协的。”
荀先生摇了摇头,“那样,他就在明面上,站到了天下士绅的对立面了。以他的本事和才智,如果他知道了王爷有异心,那绝对不会这样主动将这些人推到咱们这边来的。”
宣先生郑重道:“在下曾经细细研究过他和卫王在山西剿匪的战绩,又观察他来到江南的行事风格,发现此人极其擅长抓住整个局势的弱点,然后以点带面,最后通过天马行空的手段,调动对手,让对手在疲于奔命之间,不知不觉地便大势已去。”
“便比如这江南,换了寻常人来,自然觉得是铁板一块无从下手。但他竟然敢直接冲到杭州这个腹心之地,以身为饵,悄悄布置下来杭州周边奴变之事,等奴变一成,便能掌握一股颇为强大的力量,同时拿到等闲情况下绝对难以搜集出来的情报。”
“等他回到杭州,用奴变这个事情,弄走了俞翰文,用奴变搞来的情报,砍了谭勇的脑袋,掌控了杭州卫,于是,咱们就自然地都慌了,注意力又被他吸引到了杭州城,结果他这时候,悄悄去接触了许东,将许东拉拢。”
“许东一动,咱们在海上的根本利益就有可能受损,于是,咱们就只能铤而走险使出倭寇这一招。而这一招,也同样被他看穿,遭到了如此一场大败。”
“仔细想想这一路上的事情,咱们完全是被他牵着鼻子走,疲于应对,咱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下一次出招在哪里。而这个局面,会随着他掌握的势力越来越多,能够动用的能量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难。”
“在下想明白了这些之后,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他看着越王,认真道:“我们为什么要被他牵着鼻子走,而不是自己设定战场,让他不得不参战呢?江南,可是我们的主场啊!”
在荀先生的这一番话后,越王很明显地神色一动,精神一振,身子也不自觉地有了几分朝着荀先生的方向倾倒,目光之中带着期待,“先生可有计划?”
荀先生点头道:“从目前的种种情况分析,钦差的下一个目标可能是汪直,但同时,他也有可能是故意营造出这样的态势,想让我们以为他的目标是汪直,从而暗度陈仓。”
“这并非在下胡说,因为他不可能不知道杨志鸿和朱俊达是我们的人,却在他们面前流露出了明显的对汪直的恨意,这很有可能是他在故布疑阵。”
“但就如我们方才那句话,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主动调动他?不管他到底想不想打这一仗,我们就把战场设置在海上,就用汪直这个鱼饵,把他钓出来,然后用一场大胜彻底扳回这一局!”
越王目光炯炯,“如何调动?”
荀先生微微一笑,“想必王爷在许东那边,后手不止那几个已经被许东处置了的刺客吧?”
越王的嘴角荡起一丝笑意。
“那就请先生与本王好生筹划一番。”
江南的海风,还没吹进中京城高大的城墙。
这座雄城之中,依旧充满着让人难安的燥热。
但一处别院之中,被留置在中京城的江南总督俞翰文,却安坐后院鱼池,神色之中不见半分焦躁。
手中的钓竿,沉稳得如同他的内心。
一旁的心腹亲卫安静地站着,偶尔有风吹皱了水面,吹起阵阵涟漪,水面上的涟漪起了又平,他眉心的涟漪却仿佛被永久停留了下来。
他不仅是俞翰文的亲卫,更是俞翰文的嫡亲后辈,虽未科举入仕,但很小便被留在俞翰文身边耳提面命言传身教的他,那是被当做俞家今后的里子培养的。
俞翰文扭头看着他,“你这眉头皱着给谁看啊?这么悠闲的日子不好吗?” ↑返回顶部↑
当看到越王微微颔首,并没有挽留,他登时明白自己的识趣非常对头,当即脚底抹油。
待房间内只剩下越王和荀先生,越王主动开口道:“荀先生连夜从杭州赶来,想必不单是为了告知本王这些消息吧。”
荀先生一脸佩服地看着越王,“果然什么都瞒不过王爷,在下前来,是想问问王爷,接下来打算如何行事?”
越王不动声色,“荀先生有何高见?”
荀先生轻声道:“如今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指望从朝堂层面,逼退齐政,恐怕很难了。而齐政在通过倭寇一战赢得了巨大的优势之后,也同样不会收手,他的目标,也基本可以确定,是在海上。”
越王皱着眉头,“为何不是陆地?他煽动江南奴变,如今奴变之风处处蔓延,已经波及到了福建等地,他靠着这些家奴,是有能力逼迫整个江南士绅妥协的。”
荀先生摇了摇头,“那样,他就在明面上,站到了天下士绅的对立面了。以他的本事和才智,如果他知道了王爷有异心,那绝对不会这样主动将这些人推到咱们这边来的。”
宣先生郑重道:“在下曾经细细研究过他和卫王在山西剿匪的战绩,又观察他来到江南的行事风格,发现此人极其擅长抓住整个局势的弱点,然后以点带面,最后通过天马行空的手段,调动对手,让对手在疲于奔命之间,不知不觉地便大势已去。”
“便比如这江南,换了寻常人来,自然觉得是铁板一块无从下手。但他竟然敢直接冲到杭州这个腹心之地,以身为饵,悄悄布置下来杭州周边奴变之事,等奴变一成,便能掌握一股颇为强大的力量,同时拿到等闲情况下绝对难以搜集出来的情报。”
“等他回到杭州,用奴变这个事情,弄走了俞翰文,用奴变搞来的情报,砍了谭勇的脑袋,掌控了杭州卫,于是,咱们就自然地都慌了,注意力又被他吸引到了杭州城,结果他这时候,悄悄去接触了许东,将许东拉拢。”
“许东一动,咱们在海上的根本利益就有可能受损,于是,咱们就只能铤而走险使出倭寇这一招。而这一招,也同样被他看穿,遭到了如此一场大败。”
“仔细想想这一路上的事情,咱们完全是被他牵着鼻子走,疲于应对,咱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下一次出招在哪里。而这个局面,会随着他掌握的势力越来越多,能够动用的能量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难。”
“在下想明白了这些之后,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他看着越王,认真道:“我们为什么要被他牵着鼻子走,而不是自己设定战场,让他不得不参战呢?江南,可是我们的主场啊!”
在荀先生的这一番话后,越王很明显地神色一动,精神一振,身子也不自觉地有了几分朝着荀先生的方向倾倒,目光之中带着期待,“先生可有计划?”
荀先生点头道:“从目前的种种情况分析,钦差的下一个目标可能是汪直,但同时,他也有可能是故意营造出这样的态势,想让我们以为他的目标是汪直,从而暗度陈仓。”
“这并非在下胡说,因为他不可能不知道杨志鸿和朱俊达是我们的人,却在他们面前流露出了明显的对汪直的恨意,这很有可能是他在故布疑阵。”
“但就如我们方才那句话,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主动调动他?不管他到底想不想打这一仗,我们就把战场设置在海上,就用汪直这个鱼饵,把他钓出来,然后用一场大胜彻底扳回这一局!”
越王目光炯炯,“如何调动?”
荀先生微微一笑,“想必王爷在许东那边,后手不止那几个已经被许东处置了的刺客吧?”
越王的嘴角荡起一丝笑意。
“那就请先生与本王好生筹划一番。”
江南的海风,还没吹进中京城高大的城墙。
这座雄城之中,依旧充满着让人难安的燥热。
但一处别院之中,被留置在中京城的江南总督俞翰文,却安坐后院鱼池,神色之中不见半分焦躁。
手中的钓竿,沉稳得如同他的内心。
一旁的心腹亲卫安静地站着,偶尔有风吹皱了水面,吹起阵阵涟漪,水面上的涟漪起了又平,他眉心的涟漪却仿佛被永久停留了下来。
他不仅是俞翰文的亲卫,更是俞翰文的嫡亲后辈,虽未科举入仕,但很小便被留在俞翰文身边耳提面命言传身教的他,那是被当做俞家今后的里子培养的。
俞翰文扭头看着他,“你这眉头皱着给谁看啊?这么悠闲的日子不好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