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你们要不先听朕把话说完?(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心腹叹了口气,“二伯的雅量,侄儿学不会,侄儿是真的替二伯担心啊!”
  俞翰文呵呵一笑,干脆将鱼竿朝旁边一放,顺便指了指一旁的座位,示意对方坐下,然后悠然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着急吗?”
  “侄儿不知。”
  俞翰文开口道:“这些年,江南势大,谁都看在眼里,先帝前前后后,明里暗里动过多少次手,为什么除了最后当今陛下那次,其余鲜有成功的呢?”
  心腹想了想,“因为其他人没有齐侯那种天才辅佐?”
  俞翰文无语地看了他一眼,“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难不成这世上就他一个齐政独领风骚?”
  哼了一声之后,他又放缓了语气,“齐政的确有些本事,卫王信任他敢用他也至关重要,但最关键的是,当时江南需要平息昭文太子之死的风波,故而做了些隐忍。”
  “除此之外,哪一次这些雄心勃勃的钦差也好、总督也罢,最后不是灰头土脸滚出江南的。像朱完这种,被腰斩弃市的,也不是个例。”
  他端起手边茶盏饮了一口,悠然道:“我为什么不急,因为如今的江南,承平一片倒还好,可若是闹出些乱子呢?比如倭寇进犯,大肆劫掠,残害百姓,提督江南军政的钦差大人无力对抗,那是不是朝廷就会想起我这个江南总督了?”
  心腹后辈作为将来俞家的里子,自然也是知晓一些极其隐秘的事情的。
  此刻闻言,当即灵光一闪,继而精神一振。
  对啊,如今二伯在中京城滞留,钦差在江南无人制衡,江南的人也同样会慌的。
  他们这一慌,自然无需二伯说什么,就会想到那个法子。
  然后造出声势,让朝廷将二伯放回江南主持大局。
  难怪说二伯一点不慌,原来是有这个底牌。
  俞翰文重新拿起鱼竿,“如果我所料不差,这几日,江南那边,就该有动静了。”
  而仿佛是为了呼应他的神机妙算,一个随从匆匆跑进后院,“大人,宫中来人,请大人立刻入宫觐见!”
  离开之前,俞翰文扭头看了侄儿一眼,侄儿的眼中,满是深深的钦佩。
  与此同时,顾相在忙碌了一阵公务之后,也正和一位出身江南的下属在政事堂的院子中,慢慢散着步。
  “俞士达堂堂的江南总督,老是滞留在中京,也不是个办法啊!”
  顾相缓缓开口,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同时言语间也让人挑不出毛病。
  一旁的下属自然就没有那么松弛,要想稳固信任和青睐,就自然得表现得懂事。
  他点头附和,“可不是么,如今的江南,奴变、倭患、走私,都是迫在眉睫之事,俞大人这位熟悉地方事务,同时又老成持重,治理江南这些年卓有成效的总督,却闲置在中京,不能归衙理政,这着实有些浪费了。”
  顾相嗯了一声,“本相担心,若是贼人趁着这位江南的压舱石不在,兴风作浪,江南百姓何辜啊!”
  下属试探道:“那下官去联系一下同僚,向陛下建言?”
  顾相摇了摇头,“胡闹,无凭无据,只凭着一个莫须有的可能,就妄想左右朝堂决议不成?”
  下属立刻明白了过来,恭敬地表示受教。
  只凭着这个不能这么做,不是指这个事情本身是错的,而是指底气还不够,意思就是有别的倚仗就可以。
  而正当此时,一个政事堂守卫匆匆前来,“顾相,陛下传召,其余诸位相公都准备动身了。”
  顾相眉头一挑,“好,本相这就过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