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刘方三计锁皇甫(3 / 6)
而我刘方要掌握时和度,准备代表皇室对世家动手了,你皇甫规怎么看这个事?
说到此处,刘方又特意提了皇甫规当年治羌的计策:
不急于剿杀,偏等羌人疲惫时以屯田诱降。
这话似夸非夸,实则就是在拍皇甫规的马屁。
您老当年就是深谙“度”与“时”的妙手,如今我这想法,不正是学您的门道么?
皇甫规一听,明知是奉承,却也受用,但是你要是问我怎么看……
于是,他就拿出《公羊春秋》来反问刘方。
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各有所长,《左氏传》重史事,《公羊传》阐“微言大义”。
而《公羊传》和《左氏传》恰恰分别是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代表。
皇甫规单提《公羊传》的“大一统”,又讲“贵王化之行”,意思再明白不过。
就是说真正的一统,靠的是仁德礼教深入人心,而非武力压服。
在提起今文古文两者区别之后,皇甫规末了还补一句,说刘方的想法倒是符合《易经》中因时制宜、灵活变通的理念。
皇甫规什么意思呢?
他以今文与古文之争为引子,映射皇室对世家以前的做法和现在的做法。
但是他话风一转,就是不管哪种做法是正确的,我支持你现在这种变通的想法,却留了半句“你打算如何做”没有说出来。
刘方一听就明白了,于是拿着皇甫规提出的这个“大一统”继续往下说。
他先表示了认可,就是说确实人心很重要,拿光武帝举例子,也是恩威并施,而且是先威后恩。
再说啥呢?
刘方拿出来了皇甫规挚友王符《潜夫论》的言论。
《潜夫论》是个啥?
不光是写的非常好的辞赋,而且涉猎范围十分广泛,包含了十多个领域,堪称“东汉小百科全书”。
王符这个人是什么思想呢?
简单概括就是民为本、无贵贱、搞生产、重教育、守边疆、反迷信。
皇甫规和王符是什么关系呢?
当年皇甫规辞官回家之后,太守来拜访他,他躺床上理都不理。
听说王符来了之后,衣服也没穿好,光着脚就跑出去,牵着王符的手回到家,坐一块就开始聊天,可给他开心坏了。
所以,在刘方提出来王符之后,直接就戳到了皇甫规的点上。
要说刘方是真的想表达民为本的思想吗?
确实也有,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想表达大乱需要大治。
之后,刘方拿王景治河为例子,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你放心,我会掌握好度的。 ↑返回顶部↑
说到此处,刘方又特意提了皇甫规当年治羌的计策:
不急于剿杀,偏等羌人疲惫时以屯田诱降。
这话似夸非夸,实则就是在拍皇甫规的马屁。
您老当年就是深谙“度”与“时”的妙手,如今我这想法,不正是学您的门道么?
皇甫规一听,明知是奉承,却也受用,但是你要是问我怎么看……
于是,他就拿出《公羊春秋》来反问刘方。
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各有所长,《左氏传》重史事,《公羊传》阐“微言大义”。
而《公羊传》和《左氏传》恰恰分别是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代表。
皇甫规单提《公羊传》的“大一统”,又讲“贵王化之行”,意思再明白不过。
就是说真正的一统,靠的是仁德礼教深入人心,而非武力压服。
在提起今文古文两者区别之后,皇甫规末了还补一句,说刘方的想法倒是符合《易经》中因时制宜、灵活变通的理念。
皇甫规什么意思呢?
他以今文与古文之争为引子,映射皇室对世家以前的做法和现在的做法。
但是他话风一转,就是不管哪种做法是正确的,我支持你现在这种变通的想法,却留了半句“你打算如何做”没有说出来。
刘方一听就明白了,于是拿着皇甫规提出的这个“大一统”继续往下说。
他先表示了认可,就是说确实人心很重要,拿光武帝举例子,也是恩威并施,而且是先威后恩。
再说啥呢?
刘方拿出来了皇甫规挚友王符《潜夫论》的言论。
《潜夫论》是个啥?
不光是写的非常好的辞赋,而且涉猎范围十分广泛,包含了十多个领域,堪称“东汉小百科全书”。
王符这个人是什么思想呢?
简单概括就是民为本、无贵贱、搞生产、重教育、守边疆、反迷信。
皇甫规和王符是什么关系呢?
当年皇甫规辞官回家之后,太守来拜访他,他躺床上理都不理。
听说王符来了之后,衣服也没穿好,光着脚就跑出去,牵着王符的手回到家,坐一块就开始聊天,可给他开心坏了。
所以,在刘方提出来王符之后,直接就戳到了皇甫规的点上。
要说刘方是真的想表达民为本的思想吗?
确实也有,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想表达大乱需要大治。
之后,刘方拿王景治河为例子,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你放心,我会掌握好度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