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刘方三计锁皇甫(4 / 6)
皇甫规听到这里,心里已经认可了,但是觉得这个事真的是太难了。
刘方最后隐喻了一句,明着是说“改年号”的问题,实则是向皇甫规交底。
也相当于是以此明志,意思就是我不是在推倒大汉,是在救大汉。
而皇甫规心里想的什么?
是这世家坐大如河患,若再纵容,终有决堤之日。
是那就算满盘皆输,也要为汉家天下搏个转机。
所以,皇甫规给出了最终的选择,就是陪刘方赌这一把。
愿意拿自己的一生甚至后世之名来赌,也是把皇甫氏满门都放到棋盘上来赌。
但是对于刘方多疑的性格来说,这还不够,所以还需要第三道锁。
人心易变,唯有将利益与共、荣辱相连的绳索,系得更紧些。
……
皇甫规闭目养神时,刘方已与皇甫节分席而坐。
皇甫嵩与徐奉各立一旁执壶添茶,其余子弟早都退了出去。
刘方闲叙几句家常,话锋一转,看似随意问道:
“某心中一直存疑,端明公为何不在‘凉州三明’之列?”
所谓凉州三明,乃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三人皆因治羌扬名,表字又同含“明”字,故得此称。
而皇甫节字端明,单论表字,本也暗合“明”意。
话音未落,一旁的皇甫嵩便按捺不住了。
“元义公此言善也,那段颎就是一个趋炎附势、鼠目寸光的小人,他凭什么……”
“休得胡言。”
皇甫节轻叩桌案,皇甫嵩立刻噤声,垂手退后半步。
皇甫节转向刘方,语气和缓道:
“元义公有所不知,某虽出身凉州安定,却自入仕起便在并州任职,后又长驻雁门,终日与鲜卑周旋,与吾兄他们治羌的路子不同。”
刘方作恍然状,忽而又拧眉追问:
“常闻段纪明战功赫赫,听义真所言,似有隐情?”
皇甫节长叹一声,忆起往事:
“此事就说来话长了,某与段纪明也算相识已久……”
“在威明、然明、纪明三人初入军伍时都还是青年,本就年纪相仿又意气相投,所以常聚一处,情同手足。”
“后来,三人逐渐攒下了战功,也在凉州闯出了自己的威名,开始各自独领一军。”
“就是在这个时期,有了凉州三明的名号,也算是他们分裂的开端。” ↑返回顶部↑
刘方最后隐喻了一句,明着是说“改年号”的问题,实则是向皇甫规交底。
也相当于是以此明志,意思就是我不是在推倒大汉,是在救大汉。
而皇甫规心里想的什么?
是这世家坐大如河患,若再纵容,终有决堤之日。
是那就算满盘皆输,也要为汉家天下搏个转机。
所以,皇甫规给出了最终的选择,就是陪刘方赌这一把。
愿意拿自己的一生甚至后世之名来赌,也是把皇甫氏满门都放到棋盘上来赌。
但是对于刘方多疑的性格来说,这还不够,所以还需要第三道锁。
人心易变,唯有将利益与共、荣辱相连的绳索,系得更紧些。
……
皇甫规闭目养神时,刘方已与皇甫节分席而坐。
皇甫嵩与徐奉各立一旁执壶添茶,其余子弟早都退了出去。
刘方闲叙几句家常,话锋一转,看似随意问道:
“某心中一直存疑,端明公为何不在‘凉州三明’之列?”
所谓凉州三明,乃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三人皆因治羌扬名,表字又同含“明”字,故得此称。
而皇甫节字端明,单论表字,本也暗合“明”意。
话音未落,一旁的皇甫嵩便按捺不住了。
“元义公此言善也,那段颎就是一个趋炎附势、鼠目寸光的小人,他凭什么……”
“休得胡言。”
皇甫节轻叩桌案,皇甫嵩立刻噤声,垂手退后半步。
皇甫节转向刘方,语气和缓道:
“元义公有所不知,某虽出身凉州安定,却自入仕起便在并州任职,后又长驻雁门,终日与鲜卑周旋,与吾兄他们治羌的路子不同。”
刘方作恍然状,忽而又拧眉追问:
“常闻段纪明战功赫赫,听义真所言,似有隐情?”
皇甫节长叹一声,忆起往事:
“此事就说来话长了,某与段纪明也算相识已久……”
“在威明、然明、纪明三人初入军伍时都还是青年,本就年纪相仿又意气相投,所以常聚一处,情同手足。”
“后来,三人逐渐攒下了战功,也在凉州闯出了自己的威名,开始各自独领一军。”
“就是在这个时期,有了凉州三明的名号,也算是他们分裂的开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