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听陈扬的课,能成为大神。(求订阅(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比不少人更为幸运一些,能成为作家。
  而且还能靠这一行吃得上饭。
  “看来大家都想成为作家啊。不过,我研究了一下。不管是我们震旦还是北大更或是清华,都没有专站培养大家成为作家的课程。甚至,都没有一门培养大家怎么写小说的课程。就拿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讲的也是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文学评论……等等。”
  “很多时候不少人会怀疑,讲这些有没有用,讲这一些好像与能不能成为作家,並没有太大的联繫。但事实上,写作这种东西並没有一个具体的工式,我们只能通过对於其他一系列与文学相关的理解,最终找到一条適合自己的写作道路。”
  “不过在网络文学这一块来说,我觉得稍微会比传统写作更为清晰一些。或许,听完我的课程之后,大家对於网络文学,以及如何写网络小说,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
  和大家稍微互动了一下。
  陈扬便正式开讲。
  “说起来,网络文学的歷史很短。我们目前普遍定义的网络文学元年,是1997年痞子蔡写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然,在他之前,有没有网络文学?当然也有。不过,那个时候可能大家还不是特別將这个文学定义为网络文学,直到他出名之后。”
  “有没有同学能够说一下,什么是网络文学?”
  陈扬提了一个问题。
  很快就有学子举手回答:“发在网上的作品,就是网络文学。”
  陈扬点头:“说得非常好。”
  陈扬继续说道:“理论上来说,发在网上的作品就是网络文学。但,他只是网络文学1.0时代。在当时,虽然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知道了他是网络文学。可是,当时的网络文学与我们现在的网络文学並不一样。”
  “在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只要我把作品发到网上,那他就是网络文学了。於是,因为这个概念,当时產生了第一代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
  陈扬一边说,一边打开ppt。
  “大家也可以搜索一下这个网站。”
  “这个网站站长叫朱威廉,他是一位美籍华人。创建网站的时候,他也没有太大的想法,就是他喜欢写点东西,网上又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於是他就创建了。並且,在创建之初,榕树下也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並吸引了很多现在我们都能叫得出名的一眾作家。”
  “比如李寻欢,安妮宝贝,今何在,郭小四,韩韩……等。这一些作家,有一大堆还活跃於目前文坛,並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作家当时成名,真的是天赋亦稟吗?”
  此时。
  直播间处。
  一眾网友,以及一眾圈內的作者也是议论纷纷起来。
  “是啊,这些作家不就是有很强天赋吗?”
  “李寻欢,韩韩……他们肯定有很强天赋啊。”
  台下一眾同学也是这般认为。
  陈扬却是笑了笑:“要说天赋,多少有一些天赋。但真正让他们成名的,不是他们的天赋,而是载体的不一样。”
  “陈扬老师,什么是载体?”
  “就是承托文字的物体。”
  陈扬说道:“最早文字的载体可能就是大地,岩石……我们的祖师拿著石头或者是树枝,在大地上画画,在石壁上创作。但是,时间一长,这一些字或图都会消失。后来,我们的祖先就想到了在龟甲上面刻字,於是就有了甲骨文。”
  “再后来生產力更为先进了,我们的祖先就在织物,如布,绵,锦……上写字。再到后面,就是到竹子上写字,於是有了竹简。再后来发明了纸……直到网际网路出现之前,我们一直都是在纸上写字。”
  “当然也不完全是。在发明纸之后,我们的载体也有过一些变化。比如,我们出现了一些杂誌,报纸,期刊……等等,这一些载体虽然也是纸,但每一个载体的內容都有很大的不同。拿最早的甲骨文来说,因为龟甲很硬。要想刻在上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祖先所刻的甲骨文並不多,每次刻字都是几十个字,一百多个字左右,有的甚至就只有几个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