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奔赴港城(下)……(1 / 4)
坐飞机, 在宋明瑜前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有时候飞机打折下来,比火车甚至都还要便宜,最淡季的时候, 她买过只要几块钱的票——加上机建燃油, 也不过就一百来块。
至于客运长途, 实话说,只有她成年离开福利院去读大学坐过一次, 之后就再也没机会了。
但眼下是1986年, 一个基建还远远不足,发展还远远不够的时代。
坐飞机?
飞机票并不难买。
但普通人压根买不到。
一来这时候还没多少民航航班和飞机,价格昂贵得吓人, 二来, 买机票需要单位出具介绍信,民航并不像几十年后一样开放对普通人售票。
所以长途出门, 就只能坐火车。
但是火车的时速只有几十公里。
别说复兴号和谐号了,宋明瑜前世坐过的那些绿皮车也和八十年代的绿皮车不是一个概念——
那都是2014年前后,除了高铁和动车以外, 被“刷成”绿皮车的列车。
它们的时速比起高铁是没法比, 但是一百三四的平均时速, 也远远吊打这年头的绿皮车。
从南城到锦城,在前世绿皮车也就几个小时,眼下的绿皮车能足足运行十多个小时!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 即使是火车, 购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时难。
短途的票还好一些,大不了捱一会儿, 买个硬座,甚至不要座位,就拿报纸在连接车厢的过道上歇会儿,也能接受。
但稍微路途远一些,卧铺就很难买到了。
要么就托关系,要么就自己去火车站售票的窗口,提前一夜就打地铺排队。
什么app,什么小程序,那都是不可能的。
完全靠人硬排队排来,有时候差那么一个两个,没能买到卧铺票,恨不得踹墙壁一脚发泄心里的郁闷。
上回去了锦城一趟,林香虽然对锦城啧啧赞叹,但回来也和宋明瑜说,要是再让她坐那么一回火车,还真有点累。
这还是两个城市隔得近,像是粤省——那就不是一晚上能到,而是要以天计算时间了。
吃喝拉撒全在绿皮车上,到处都是人挤人,尤其是这种长途火车,几乎个个都是大包小包,麻袋、背篓、编织袋……什么都有。
有时候连下脚的余地都没有。
宋明瑜没坐过那么远的火车,她只从盛凌冬分享的只言片语知道其中的难捱程度。
好在,这次去港城,有土豪包办。
买机票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情,但对于港商,尤其是这年头的港商来说,只是动动手的事情。
两张南城出发的机票,直飞港城。
都是纸质的,还能闻到淡淡的油墨味道。 ↑返回顶部↑
有时候飞机打折下来,比火车甚至都还要便宜,最淡季的时候, 她买过只要几块钱的票——加上机建燃油, 也不过就一百来块。
至于客运长途, 实话说,只有她成年离开福利院去读大学坐过一次, 之后就再也没机会了。
但眼下是1986年, 一个基建还远远不足,发展还远远不够的时代。
坐飞机?
飞机票并不难买。
但普通人压根买不到。
一来这时候还没多少民航航班和飞机,价格昂贵得吓人, 二来, 买机票需要单位出具介绍信,民航并不像几十年后一样开放对普通人售票。
所以长途出门, 就只能坐火车。
但是火车的时速只有几十公里。
别说复兴号和谐号了,宋明瑜前世坐过的那些绿皮车也和八十年代的绿皮车不是一个概念——
那都是2014年前后,除了高铁和动车以外, 被“刷成”绿皮车的列车。
它们的时速比起高铁是没法比, 但是一百三四的平均时速, 也远远吊打这年头的绿皮车。
从南城到锦城,在前世绿皮车也就几个小时,眼下的绿皮车能足足运行十多个小时!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 即使是火车, 购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时难。
短途的票还好一些,大不了捱一会儿, 买个硬座,甚至不要座位,就拿报纸在连接车厢的过道上歇会儿,也能接受。
但稍微路途远一些,卧铺就很难买到了。
要么就托关系,要么就自己去火车站售票的窗口,提前一夜就打地铺排队。
什么app,什么小程序,那都是不可能的。
完全靠人硬排队排来,有时候差那么一个两个,没能买到卧铺票,恨不得踹墙壁一脚发泄心里的郁闷。
上回去了锦城一趟,林香虽然对锦城啧啧赞叹,但回来也和宋明瑜说,要是再让她坐那么一回火车,还真有点累。
这还是两个城市隔得近,像是粤省——那就不是一晚上能到,而是要以天计算时间了。
吃喝拉撒全在绿皮车上,到处都是人挤人,尤其是这种长途火车,几乎个个都是大包小包,麻袋、背篓、编织袋……什么都有。
有时候连下脚的余地都没有。
宋明瑜没坐过那么远的火车,她只从盛凌冬分享的只言片语知道其中的难捱程度。
好在,这次去港城,有土豪包办。
买机票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情,但对于港商,尤其是这年头的港商来说,只是动动手的事情。
两张南城出发的机票,直飞港城。
都是纸质的,还能闻到淡淡的油墨味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