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下帖(1 / 4)
第240章 下帖
包袱细细长长的,里头唯有竹盒一只,装着一幅卷轴。
宋妙轻轻张开卷轴,就见一张横画。
画作尺寸不大,长一尺有余,高不过大半尺,画上又覆了一张纸,两边木轴小而轻便,只做支撑作用,很合放在桌上。
前堂的桌是常年吃饭用的,虽然日日都擦洗得干净,难免还是会沾染些油星。
她想了想,把那画重新卷好,掌灯回了房。
这一回才把画平放在书桌上,将上头盖的纸揭开。
出乎意料,那一位韩公子打滑州托人跋山涉水送来的,竟是一幅群鱼图。
图上画着十数尾鱼儿,形态各异。
宋妙认真品鉴了一番,因见每一条头上都写了名字,乃是甲乙丙丁等等,叫她忽的反应过来,仔细又看了一回画上的鱼儿,持灯去了门外。
屋檐下,院子一角摆着一只大水缸。
那缸破了半边口,又有裂边,已经不堪用了,她没有扔,而是在破口处蓄了土,把先前养的青苔移了过去,将缸让给了前次韩砺送来的鱼儿。
天色已黑,持灯也只能瞧见灰黑青相间的许多条鱼儿慢悠悠游来荡去。
油灯本就不怎么亮,又有风,更照不清了,况且缸中还是寻常野鱼,并无多少漂亮色彩,身上亦无什么多彩纹。
宋妙研究一番,实在对应不出来,只好放弃。
此时已经到了歇息的时辰,她正要回屋,路过程二娘母女两个房间,里头早熄了灯,只听得小莲叭叭叭地同母亲说话,细声细气,翻来覆去地同程二娘说珠姐儿送她的茉莉干,又道:“娘,娘!珠姐儿说,这个泡水很好喝,我明日给你跟姐姐泡了水,出门时候带在身上喝好不好!”
又有程二娘催道:“晓得了,晓得了你的儿好,珠姐儿也好,说一晚上了,不许再说话了,快睡!明日再说!”
虽是无意,到底算是偷听旁人说话,宋妙连忙擎灯快步回了房,一边暗生惭愧,一边却是忍不住面上带笑。
做早饭生意,天不亮就要起来,自然要早睡。
她掩了门,预备明日得了闲,趁着天亮再去那缸前对着画认鱼,便把画轴重新卷了起来。
卷的时候,少不得认真再看一回。
比起字,韩公子的画作显然要中规中矩得多,看得出来画的时候用笔甚是小心。
缀的日子不过是数天前,显然一画好就搭人便马,快马加鞭送进京了。
画有题跋,亦有落款。
题跋的字只有两行。
——洋洋乎乐哉,鱼也。
——人乐耶?
落款则更简单了,乃是“砺敬上”三个字。
回想起方才所见,缸中鱼儿果然悠然自得,以人之见,洋洋自乐得很。
至于人自己。 ↑返回顶部↑
包袱细细长长的,里头唯有竹盒一只,装着一幅卷轴。
宋妙轻轻张开卷轴,就见一张横画。
画作尺寸不大,长一尺有余,高不过大半尺,画上又覆了一张纸,两边木轴小而轻便,只做支撑作用,很合放在桌上。
前堂的桌是常年吃饭用的,虽然日日都擦洗得干净,难免还是会沾染些油星。
她想了想,把那画重新卷好,掌灯回了房。
这一回才把画平放在书桌上,将上头盖的纸揭开。
出乎意料,那一位韩公子打滑州托人跋山涉水送来的,竟是一幅群鱼图。
图上画着十数尾鱼儿,形态各异。
宋妙认真品鉴了一番,因见每一条头上都写了名字,乃是甲乙丙丁等等,叫她忽的反应过来,仔细又看了一回画上的鱼儿,持灯去了门外。
屋檐下,院子一角摆着一只大水缸。
那缸破了半边口,又有裂边,已经不堪用了,她没有扔,而是在破口处蓄了土,把先前养的青苔移了过去,将缸让给了前次韩砺送来的鱼儿。
天色已黑,持灯也只能瞧见灰黑青相间的许多条鱼儿慢悠悠游来荡去。
油灯本就不怎么亮,又有风,更照不清了,况且缸中还是寻常野鱼,并无多少漂亮色彩,身上亦无什么多彩纹。
宋妙研究一番,实在对应不出来,只好放弃。
此时已经到了歇息的时辰,她正要回屋,路过程二娘母女两个房间,里头早熄了灯,只听得小莲叭叭叭地同母亲说话,细声细气,翻来覆去地同程二娘说珠姐儿送她的茉莉干,又道:“娘,娘!珠姐儿说,这个泡水很好喝,我明日给你跟姐姐泡了水,出门时候带在身上喝好不好!”
又有程二娘催道:“晓得了,晓得了你的儿好,珠姐儿也好,说一晚上了,不许再说话了,快睡!明日再说!”
虽是无意,到底算是偷听旁人说话,宋妙连忙擎灯快步回了房,一边暗生惭愧,一边却是忍不住面上带笑。
做早饭生意,天不亮就要起来,自然要早睡。
她掩了门,预备明日得了闲,趁着天亮再去那缸前对着画认鱼,便把画轴重新卷了起来。
卷的时候,少不得认真再看一回。
比起字,韩公子的画作显然要中规中矩得多,看得出来画的时候用笔甚是小心。
缀的日子不过是数天前,显然一画好就搭人便马,快马加鞭送进京了。
画有题跋,亦有落款。
题跋的字只有两行。
——洋洋乎乐哉,鱼也。
——人乐耶?
落款则更简单了,乃是“砺敬上”三个字。
回想起方才所见,缸中鱼儿果然悠然自得,以人之见,洋洋自乐得很。
至于人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