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下帖(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着这画,又有字,宋妙不自禁会心一笑。
  方才见了大缸中小鱼,此时又看到画中小鱼,她总觉得自己心里也养了十来条鱼儿似的,游游荡荡,荡荡晃晃,让她的心好似养成了一汪水,清凉、透彻,盈蓄生发着很淡的喜悦。
  平常也很期待每一个明天。
  晚上睡一个踏踏实实的觉,天亮出摊挣了钱,又有新老客人、新的生意、新的食材,自己靠着手艺不但能赚钱,还能得到很多人喜欢,由此换了收入,每天积攒,欠的债一日一日变少,想要的生活很清晰地就在不远处的前方等着。
  但这一日入睡之前,她又多了一点期待。
  等收了摊,趁着天亮,要对着那画把鱼儿认一认,青苔也可以再多养一养,眼下还是太薄太瘦了,养得厚厚的,日后赏鱼的时候也能同赏一下青绿苔藓。
  等到月末结算,还了账,给程二娘同大饼他们发了月例同分润,她还想也给自己一点奖赏。
  离开的这段时间,京中虽然一直在说要修渠通河,但看进度,其实并不怎么理想。
  夏汛在即,雨水多了,要是又淹水,总有不好出摊时候。
  她想看看能不能买个雨链回来,到时候就挂在檐下,作为自娱自乐。
  还有两个月就是自己的生辰,从前每年过生时候,家里都会送她一朵金莲。
  金莲是娘亲绘图,爹爹跟着山上的徐叔叔一起打造,每年朵、瓣各有不同,每一朵都刻有一个不同字体的“妙”字,就挂在自己屋外檐下,每当蓄水足够,金莲们便次第一朵朵翻身,将积的水扑腾腾倾倒下来。
  莲房当中设有活动莲心,风吹、雨落,莲心与瓣碰撞,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当中也做有机关,需要安静时候,轻轻一拉雨链的长绳,机关带动,所有莲心都会固定住,再不发出响声,只做寻常引水之用。
  来这里之前,她的雨链已经串了有十四朵金莲,刮风、下雨时候,推开窗、靠着椅子,光看那雨链反复翻身倾水,一朵承接一朵,都能让她舒舒服服发上半天呆。
  眼下没有了金莲,她可以请了匠人帮忙打造铜莲、铁莲,或者旁的便宜些的随便什么莲。
  遇得雨水,家里做些取些小食果子,自己就坐在案前,推窗而望,借几本游记、闲文回来,雨链声伴故事,也是一日好辰光。
  爹娘、山上的长辈们,如果在天上看到了、知道了,见得自己平安顺逐,日子过得快快乐乐,应该也会很欣慰的吧?
  ***
  次日一早仍旧出摊。
  昨日卷粉限额是一人四条,食材也多备了,自然有更多人吃到了味道。
  因知再瞒不过去,先前带起来的“卷粉味道寻常,不如吃糯米饭”言论,一下子就消散了。
  宋记在南麓、太学两处学生里从来是饱有口碑的。
  这口碑是从糯米饭、烧麦、雪蒸糕、黄馍馍、各色饮子,另有先前一顿猪脚饭、一顿芋头扣肉处慢慢奠定下来的,很牢固。
  于是对于新出的卷粉,吃过的人想再吃,或者试试其他口味,没吃过的人想吃,等到第三日出摊的时候,眼见又是僧多粥少,买到的人少,买不到的人多,众学生都有些着急起来,帮着宋妙想办法。
  有让她再请一个人的,有南麓的学生催她在酸枣巷尾的食肆里开早食档口的,甚至有太学生异想天开,提议大家可以轮流天一亮就爬起来去宋记帮着蒸糯米饭、洗菜的,也不用给银钱,只用包一天的餐就行。
  最后,连食街上摆摊的同行也看不下去,隔壁柳嫂子来寻她道:“小宋,你这里人手足,可以多做些,尤其是那卷粉,眼下排队的人太多了,还有老多人买不到,日子久了,他们总白凑数久了,就不愿意再出来了——你还是多备些吧!”
  ——却是害怕学生们买不到,恶了宋记就算了,要是不肯出来,又会叫她们生意回到先前。
  由奢入俭难啊!
  宋妙只笑笑,道了谢,不置可否。
  她一向觉得生意不能做尽,只有大家一起吃肉喝汤,才能和气生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