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下帖(3 / 4)
况且宋记此时只有两个半人,做的早饭不仅要供食巷,还要供巡铺、京都府衙、并有两个城门口——给巡兵们的,再有沿途一些熟客预订,活计已经非常多了,实在不能再增加份量。
一天不过十二个时辰,人的力气是有上限的。
中午还要给夫子们做饭,晚上时不时又有招待,要是把时间同精力都放在早食上了,中午、晚上就顾不过来了。
而只做学生生意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客人类型、来源越广泛,生意就越稳当,越不容易出问题——不然刮风下雨、衙门管制、书院发话,随便一样,都能叫食巷这个摊子再摆不下去。
不说其他,只说原本的宋家食肆,先前靠着南麓书院红红火火了许多年,去年年初山长一句话,一条街的铺子说倒就倒,难道不是前车之鉴?
再一说,宋妙虽然缺钱,也着急赚钱,但并不想为了急功近利,盲目扩张。
招不到合适的人手,保证不了出品,一旦味道不对,现在抢着排宋记的学生们立刻就会翻脸——做吃的,最忌讳把食客当傻子,以为他们都长了条迟钝舌头。
宋妙的担忧并不是白来。
南麓书院从前钻狗洞的人虽多,到底学生们是分批而出的,也晓得躲躲藏藏。
而今一群人为了排宋记,一个赛一个的早,一个狗洞不够用,又新添了两个三个,钻洞的队列也越来越长。
这样大的动静,学谕们先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今见得院内越发明目张胆,自然不能再这么听之任之,少不得出面警示诫谕。
凡事有张有弛,风纪一抓抓两年,再紧的弦都要崩断了,学生怨声载道,此时听得上头学谕发话,面上唯唯诺诺,私底下仍旧我行我素,该翻墙的翻墙,该钻洞的钻洞。
而宋妙先前去滑州时候还罢了,到底人不在,旁人提起她的次数自然少上许多,眼下回来摆摊,今日上卷粉,明日上新饮子,引得有人寅时一过就起床,拿着书出门,一边排一边背,从前一惯排中游的人,竟然小试时候还考了个优等。
不独如此,他竟然还跑出去宣扬,说自己排队时候尤其容易进入状态,记性特别好。
于是南麓上下学生又掀起一股天不亮就起来,早早去排宋记,一边排队,一边背书的风潮。
接二连三的消息,宋记、宋小娘子、宋摊主,另有一应糯米饭、卷粉等等吃食不住在书院里头被人提起,旁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只会兴致勃勃加入,唯有一人,却是每每躲在角落,从不插话,恨不得天上刮来一道正气凌然大风,赶紧把那些个说话的人给刮走,再不要出现在自己面前。
此人自然就是原来“宋妙”的未婚夫林熠文。
宋妙的名声越大,做的东西同她本人越得学生们喜欢,林熠文的日子越难过。
不少人都知道林熠文曾经同宋淮舟的妹妹订亲,而后又因宋家出事,也不管宋大郎头七未过,就着急上门毁婚。
宋淮舟同宋家对林熠文的照顾,有眼睛的都会看,如此忘恩负义,这样无耻行径,从前跟他走得近的,都不再愿意与之为伍。
林熠文自小学问就做得好,先生器重,来往的也都是同辈同窗中的佼佼者。
今次虽然说不上被人排挤,却是明显为人冷待。
骑射时候,没有人愿意给他看靶收箭,难得蹴鞠,大家都不想同他一队,甚至于上课,先生同往常一样诵读优秀文章,读到他的文章时候,同窗们一个喝彩的都没有,只有无尽的沉默。
林熠文再如何鼓励自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又如何恨极了当日走得近些的同窗,他受到的影响却是实打实的。
于是宋妙回来之后的头一回考试,他再一次失了手。
连着三次等次滑落,退步大得吓人,学堂的先生一向很看重这个学生,找来林熠文认认真真谈了一次话。
林熠文痛哭流涕。
他说当日悔婚全是父母做主,自己绝无此意,更不想做那等负心之徒,很愿意扛起宋家的责任,照顾那宋家妹妹,奈何等到知道之后,木已成舟。
他说自己反复劝说,父母都不肯理会,在家日子难捱,回到学中,同窗们不能理解,日子更难捱,日夜如同万蚁噬心。
他说这个,说那个,又说从前和宋淮舟亲厚。 ↑返回顶部↑
一天不过十二个时辰,人的力气是有上限的。
中午还要给夫子们做饭,晚上时不时又有招待,要是把时间同精力都放在早食上了,中午、晚上就顾不过来了。
而只做学生生意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客人类型、来源越广泛,生意就越稳当,越不容易出问题——不然刮风下雨、衙门管制、书院发话,随便一样,都能叫食巷这个摊子再摆不下去。
不说其他,只说原本的宋家食肆,先前靠着南麓书院红红火火了许多年,去年年初山长一句话,一条街的铺子说倒就倒,难道不是前车之鉴?
再一说,宋妙虽然缺钱,也着急赚钱,但并不想为了急功近利,盲目扩张。
招不到合适的人手,保证不了出品,一旦味道不对,现在抢着排宋记的学生们立刻就会翻脸——做吃的,最忌讳把食客当傻子,以为他们都长了条迟钝舌头。
宋妙的担忧并不是白来。
南麓书院从前钻狗洞的人虽多,到底学生们是分批而出的,也晓得躲躲藏藏。
而今一群人为了排宋记,一个赛一个的早,一个狗洞不够用,又新添了两个三个,钻洞的队列也越来越长。
这样大的动静,学谕们先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今见得院内越发明目张胆,自然不能再这么听之任之,少不得出面警示诫谕。
凡事有张有弛,风纪一抓抓两年,再紧的弦都要崩断了,学生怨声载道,此时听得上头学谕发话,面上唯唯诺诺,私底下仍旧我行我素,该翻墙的翻墙,该钻洞的钻洞。
而宋妙先前去滑州时候还罢了,到底人不在,旁人提起她的次数自然少上许多,眼下回来摆摊,今日上卷粉,明日上新饮子,引得有人寅时一过就起床,拿着书出门,一边排一边背,从前一惯排中游的人,竟然小试时候还考了个优等。
不独如此,他竟然还跑出去宣扬,说自己排队时候尤其容易进入状态,记性特别好。
于是南麓上下学生又掀起一股天不亮就起来,早早去排宋记,一边排队,一边背书的风潮。
接二连三的消息,宋记、宋小娘子、宋摊主,另有一应糯米饭、卷粉等等吃食不住在书院里头被人提起,旁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只会兴致勃勃加入,唯有一人,却是每每躲在角落,从不插话,恨不得天上刮来一道正气凌然大风,赶紧把那些个说话的人给刮走,再不要出现在自己面前。
此人自然就是原来“宋妙”的未婚夫林熠文。
宋妙的名声越大,做的东西同她本人越得学生们喜欢,林熠文的日子越难过。
不少人都知道林熠文曾经同宋淮舟的妹妹订亲,而后又因宋家出事,也不管宋大郎头七未过,就着急上门毁婚。
宋淮舟同宋家对林熠文的照顾,有眼睛的都会看,如此忘恩负义,这样无耻行径,从前跟他走得近的,都不再愿意与之为伍。
林熠文自小学问就做得好,先生器重,来往的也都是同辈同窗中的佼佼者。
今次虽然说不上被人排挤,却是明显为人冷待。
骑射时候,没有人愿意给他看靶收箭,难得蹴鞠,大家都不想同他一队,甚至于上课,先生同往常一样诵读优秀文章,读到他的文章时候,同窗们一个喝彩的都没有,只有无尽的沉默。
林熠文再如何鼓励自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又如何恨极了当日走得近些的同窗,他受到的影响却是实打实的。
于是宋妙回来之后的头一回考试,他再一次失了手。
连着三次等次滑落,退步大得吓人,学堂的先生一向很看重这个学生,找来林熠文认认真真谈了一次话。
林熠文痛哭流涕。
他说当日悔婚全是父母做主,自己绝无此意,更不想做那等负心之徒,很愿意扛起宋家的责任,照顾那宋家妹妹,奈何等到知道之后,木已成舟。
他说自己反复劝说,父母都不肯理会,在家日子难捱,回到学中,同窗们不能理解,日子更难捱,日夜如同万蚁噬心。
他说这个,说那个,又说从前和宋淮舟亲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