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自断手脚,发展大转向!(6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连数了十几种加工设备,程野边听边在心里对号。
  全都是操作难度不高的小型加工设备,确实是门赚不了大钱、但能解决大量就业的产业。
  放在工业区浪费熟手工人,转移到卫星城再合适不过。
  只是转悠了一圈,走到成品区后,看到工具尾部印有的三角形标志,程野却愣了一愣。
  “这些标志,代表是东平镇出产的?”
  “对啊!”李马太立刻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你之前不是说要做品牌口碑吗?我就照着这个想法,先把标记打上去,让大家先混个眼熟。”
  “那你知道这个标记在其他卫星城,代表什么意思吗?”程野拿起一柄扳手,语气有些微妙。
  “嗯?”李马太愣了愣,随即摇了摇头,满脸疑惑。
  “残次品。”程野直言道。
  手里的扳手,手柄歪歪扭扭,调整宽度的滑轮异常生涩,得用点劲才能转动,还发出难听的“咯吱”声。
  再随手拿起几个金属连接件,几乎都有肉眼可见的制造偏差,尺寸也不够规整。
  早上他在参观其他卫星城的时候,可没少看到这类带有三角标记的工具。
  本来以为是工业区生产,打上标记就是残次品的意思,没想到竟然是李马太的东平镇生产的?
  好家伙!
  这品牌要是真让人知道是东平镇产的,恐怕得被人找上门骂死啊。
  “额”
  李马太眼神闪烁了几下,语气有些不确定,“有那么差吗?”
  “你说呢?”
  程野无奈摇头,干脆把成品区刚打包好的一箱五百个连接件全倒了出来。
  按偏差程度分拣下来,只有不到十五个还算规整,剩下的要么歪扭、要么厚薄不均,多少都沾点奇形怪状。
  按理说,这些都是铁模浇铸的,怎么会有这么大偏差?
  他带着疑问去追溯源头,虽然只继承了桑师傅一些机械相关知识,不涉及具体生产,但练出的眼力让他很快发现了生产线的问题。
  模具型腔内壁附着一层明显的氧化皮,是长期未清理的铁屑高温烧结而成,直接导致铸件表面凹凸。
  浇筑口的导流槽有形变,铁水注入时流速不均,局部产生涡流,造成内部应力失衡。
  最关键的是冷却系统,冷却管循环不畅,高温铸件冷却速度不一,收缩时自然成了歪瓜裂枣。
  “工业区没派师傅驻点指导?生产这么多残次品,就没去查问题所在?”
  “有,有!我这就叫他们过来。”李马太有些发懵,完全没想到程野能一眼挑出这么多毛病。
  很快,工业区派来的15个熟手工人被叫了过来。
  仔细询问后,程野心里一沉,得到了个令人意外的结论。
  “你是说,这些小工具、简单零件的生产,工业区早就实现全自动化了?现在是强行分流出来,重新恢复人工生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