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差距(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刚进院门,就见小胖子李辉京和妹妹李娜各领着一条半大的土狗,蹦蹦跳跳往门外跑,狗尾巴摇得欢实。
  “二哥!”两人看到李哲,齐声喊了一句,脚步没停,转眼就跑出了院子。
  “马上就吃饭了,别跑远!”王秀英正蹲在灶台旁烧火,见俩孩子跑远,直起身子喊了一声,又转头对李哲笑道,“这俩孩子,一天到晚就知道疯玩,没个闲时候。”
  “娘,甭管他们,也疯不了几天了。”李哲走过去,帮着添了把柴火。
  还有一周就开学,这次回京城,李哲准备把小胖子一起带走。
  王秀英手里的火钳顿了顿,又拍了拍手上的灰:“辉京在咱家住这么久,你二婶就没问过?这当娘的,心也太大了。”
  “我这段时间没去二婶家,她就算想问,也没地儿问。”李哲笑着转移话题,“娘,晚上吃啥?我给您打下手。”
  “不用不用,你累了一天了,快进屋歇着。”王秀英连忙摆手,“屋里有刚烧好的热水,你泡壶茶,看看电视,晚饭一会儿就好。
  你天天管着公司那么多事,做饭这点小事,哪还用你沾手。”
  李哲也不矫情——下午在大棚里跑了一下午,又热又渴,确实想歇会儿。
  他走进客厅,电视柜上摆着刚买的彩色电视机,打开电视机听个响。泡了壶茉莉茶,刚喝了一杯,就听到院门口传来动静,听声音是李振国回来了。
  “二叔,回来了。”李哲起身迎接。
  “老二,你啥时候回来的?”李振国将公文包随手放在沙发上。
  李哲给他倒了一杯茶水:“中午回来的,下午巡视了一下公司的大棚。”
  李振国坐在沙发上,松了松领口,点头道:“可惜了,今儿个你没去厂里,下午陈镇长去厂里视察,几位厂领导也去了,老热闹了。”
  “陈镇长说啥了?”李哲追问。
  “也没说啥,就是问了问厂里的生产情况和工人的待遇,陈镇长还说回头要请你吃饭,感谢你养活了半个厂的工人。”李振国端起茶杯,直接一口喝了。
  李哲笑了笑,也没太在意,继续问道:“二叔,罐头厂最近咋样?生产还顺利不?”
  “挺顺利的,工人干活勤快,机器也没出啥毛病。”李振国喝了口茶,缓了缓说道,“卫生和质量也没问题,我每天都去查,绝对符合出口标准,你放心。”
  “那就好。”李哲放心地点点头,又问,“现在厂里有多少库存?酸黄瓜、番茄、黄桃罐头各多少?”
  “酸黄瓜罐头十六吨,番茄罐头四十八吨,黄桃罐头四十二吨。”李振国记得清清楚楚,张口就来,“库房还能再放些,不过也快满了。如果继续生产,还要再租赁罐头厂一间库房。”
  “暂时不用,我京城的朋友刚拿到二百吨出口苏联的罐头订单,过两天就能安排卡车来拉货。”李哲说道,“到时候你那边提前准备好,卡车一到,直接装车就行。”
  “没问题,我明天就让人把库房整理好,把要发的货提前挪到门口,省得耽误时间。”李振国一口应下,又皱了皱眉,“眼瞅着就九月份了,再有一个月,番茄和黄桃的采摘期就过了,到时候罐头厂没了原料,该生产啥货品?总不能让机器停了?”
  “二叔,您放心,我早有准备。”李哲笑了,“我已经让人在育苗棚里种了一批腌渍小黄瓜,十月初就能采摘,到时候可以接着生产酸黄瓜罐头。”
  李振国这才松了口气,点头道:“有你这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叔侄俩又聊了会儿罐头厂的细节——从工人排班到原料采购,再到新罐头品种的研发,不知不觉就到了七点,王秀英在院门口喊:“吃饭了!都出来吧!”
  今晚的李家新宅格外热闹,除了李哲一家和李振国爷俩,李卫东一家三口也过来了。
  王秀英把饭桌摆在院子里,凉风吹着,舒服得很。
  桌上的菜摆得满满当当:酱牛肉切得厚薄均匀,泛着绿光;西红柿炒鸡蛋红黄相间,看着就有食欲;炒油麦菜翠绿爽口,炒土豆丝金黄酥脆;红烧鱼炖得入味,腐竹肉片香飘四溢;还有皮蛋豆腐、芹菜生米两个凉菜。
  最后王秀英端着一口大黑锅过来,给每个人盛了一碗八宝粥,米粒、红豆、红枣、莲子混在一起,米香扑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